湖南省衡东县成文学校 彭建平
摘 要: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本成分之一,指运用有关运算的知识进行运算、推理求得运算结果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总是各种各样的出错,由此,我也从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 初中生 运算能力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包括课堂习惯、作业习惯、考试习惯,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三个习惯:1.课堂习惯,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课堂上,要做到“四会”,即:会思考、会提问、会笔记、会“发现”。会思考:就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就能让数学知识更加有条理,也更容易接受。会提问:学习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有疑就问,才能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会笔记:做课题笔记的过程就是手、眼、大脑多器官参与的过程,这样会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效率。会“发现”:通过对数学题的总结归纳,能够找到规律,这样学起来就能事半功倍。2.作业习惯,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已经学会了,所以,对于数学作业就是“混”,结果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好的作业习惯核心是“独立完成,积极主动”,日常作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当天完成,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巩固课堂知识,保证记忆效率。此外,作业要独立完成,“抄袭”是很多同学的通病,一旦养成抄袭的坏习惯,数学成绩就会一落千丈;即使遇到难题,也要请同学或者老师帮忙,共同探讨,这样才能加深印象,学习效果才越来越好。
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运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相结合,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要求会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量的计算求解,以及对数字的计算、估算、简算和近似计算,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中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而非只机械计算能力中基础知识是算理的依据,
三、提高运算中的推理能力
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的过程。运算的正确性与否取决于推理是否正确,如果推理不正确,则运算就出错。在运算推理中要特别注意等价变换。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
一看题目要求,看清题意。二看有没有特别的条件,再想想如何列式。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初步的保证。
五、书写规范,书写不规范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
有的学生经常看错题、抄错数、看错行,加法做成减法,减法做成加法,所以,更容易出差错。
六,学习中注意教师及例题的典型示范
明确解题的目标、计算的步骤及其依据。通过典型示范比较顺利的由理解知识,过渡到应用知识,从而形成运算能力。
七、灵活运用公式
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条件,提高运算的简捷性,如灵活运用概念、公式,灵活选择运算途径等。数形结合,化难为易。解答数学问题,若用纯代数或纯几何方法去解答,有时造成过程复杂,对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出差错,若综合一些其他知识,实施数形结合,则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之效果。
八、加强推理训练,注意解题策略,提高运算的简捷性
耐心检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
九、经常总结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经常总结规律,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才能提高运算能力。
总之,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好像建高楼一样,万丈高楼必须从地起。学习计算,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同时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