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但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老师要根据课标和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渗透出人文理念,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以便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运用能力。
关键词:农林小学 数学教学 问题对策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现代数学教学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数学教学,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数学教学观。在推进素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不少学校地处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可谓是问题突出,困难重重,道路坎坷。为此,本文立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的策略。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法存在的问题
1、照本宣科缺失人文关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其教学内容多为数学计算,而数学教学工作通常为照本宣科,在进行知识灌输后,运用较为繁琐的数学思维以及相关数学理念进行解析,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教学乏味,使得学生失去对数学教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目的,其主要为了各项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立体思维等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多为基础学习,如传统数字计算等,亦或于乘法口诀学习等,这些教学内容自身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缺失一定的人文关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教师态度强硬等现象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生学习兴趣。
2、传统难以有效开发课堂潜能
近些年,国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新课改教学进程,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进行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思维,并相应取得立良好成绩。但部分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致使新课程改革难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有效利用课堂潜能,对课堂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导致课堂教学资源浪费。
3、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而省略与学生沟通环节,并直接进行下节知识的讲解。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常则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当学生成绩呈现良好时,教师即认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一方面学生长期处于考试状态下,学习压力较大,一旦成绩落后,学生自信心受到挫折,长期以往将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法创新的策略
1、融入人文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与“育人”结合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所谓教书育人,即在获得知识学习后,逐渐剖析知识所带来的思想人文观念,并通过知识以及思想改变传统思维。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与“育人”相结合。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得思政教学工作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思政教学使得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定性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建立师生关系之前,应建立朋友关系,真正的关心与关爱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尽量运用语言技巧缓解课堂教学感概氛围,杜绝传统课堂沉闷的教学气氛,教师可在知识讲解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实际上,一堂好的课程,是从课前导入开始的,课前导入一方面可告知学生已经上课,收住学生玩耍的心态,另一方面缓解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进入学习状态。
2、开创自主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有效开发课堂潜能
学校教学方式多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都可称为教师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因此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积极进行课堂潜能开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取几名优秀生,并运用优秀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建立小组式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完基础知识后,为学生提出本节课知识相关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哪组得出答案后,可选派一人至讲台上为大家讲解,教师相应对学生以及小组表现评分,给予奖励,且每组选派人员采用小组轮流方式上台讲解,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与表现机会。
3、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然处于发散状态,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理解,通常处于懵懂状态,各种思维方式未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因此,在农村小学阶段教学中,应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开创多形式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生状态,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对于数学优秀生亦或者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培养其创新思维,鼓励参加奥数等比赛。此外教师教学应针对所有学生,在讲解完基本知识后,补充学生数学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提前接受新学生知识。
4、进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趣味性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趣味性的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运用有效的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在学生小学阶段,打下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开创学生理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课标和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渗透出人文理念,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以便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奉英.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读写算,2022(35)
[2] 何可礼.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办法浅析[J].知识文库,2022(15)
[3] 洗寄梅.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