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湖心小学 龙 权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优化搞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然后阐述了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树立新时代德育理念;建设德育文化,注重道德教育;从细节着手把德育落到实处;创建德育管理平台;搭建家校联合桥梁……
关键词:小学 德育管理 现状 优化
小学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作为一名小学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看到当前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现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设定教育目标,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当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学校和家庭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根据当前德育教育的情况分析,学校和家庭教育出现了脱节,德育管理工作开展不顺畅。因为这门课程不需要统一测评,对教师、学生都没有形成压力。当前家长多数偏向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庭对孩子德育教育这方面也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德育教育成效并不显著。
2、德育主体对德育影响缺乏协调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家长和老师,但很多家庭和学校德育教育不统一,缺乏协调性。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有些家长不顾场合,当着孩子的面骂人,甚至打人。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就会学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
3、德育课时没有充分保障。在一周的学习时间安排上,一般每周每个班级只设一节德育课,本来课时安排就很少,有些老师还是会占用德育课,一课时的内容只讲了半节课,剩下的时间就做其他的作业,德育课时总得不到保障。
4、家校协作不足。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责任主体既有家长又有老师。目前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不够密切,一些家长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愿意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和工作,这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5、德育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评定上,缺乏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1、树立新时代德育理念
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化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种微博、微信、直播、自媒体等良莠不齐的新生事物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而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多数时候只能简单意识到网络中的一些信息,他们没有能力纠正及处理问题。在不良信息中,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模仿或学习一些虚假或危险的东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许多小学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老师要积极、准确地审视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新形势,树立新时代德育工作理念,使班级德育工作紧跟互联网新时代的步伐,以更好地履行新时代德育工作者的使命。
2、注重德育文化建设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打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觉接受道德的熏陶。学校可以设置德育角、德育墙等校园文化设施,让学生通过观看、借鉴、模仿等方式接受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品德养成。学校教师要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的重要性。
3、从细节着手把德育落到实处
平时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的教育中,口头教育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行为进行教育。比如,在学校中,学生人数众多,楼道可能在某些时候会显得比较狭窄,尤其是在做课间操回来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礼让和遵规守纪的德育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减少在楼道里的追跑打闹,形成礼让和靠右走的秩序,这样可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创建德育管理平台
德育管理成效取决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能够结合网络新技术,积极有效地探索科学的班级德育管理方法,从多角度对班级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建立跟踪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监控和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大数据展示,科学、专业地分析学生的各方面思想动态情况。同时,借助平台了解学生的发展进步,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5、搭建家校联合桥梁
家校联合的基础是信息的实时交流,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内的具体表现,才可以在家庭教育环节中进行调整配合,展开德育教育。教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才可以因材施教。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重视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联合互动模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利用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便捷性,实现家校个性化或者任务具体化的信息交互,进而增强家校互动,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教育合力。
总之,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教学,让德育管理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化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仅自己要注意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还要改变固有的教育思维,创新教育方法,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去开展小学德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丽莹,彭新爱.浅议搞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9(27)
[2]徐长菊.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与方法[J].文渊(中学版), 2020,(002)
[3]何进新.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现状及优化策略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