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马玉江
中小学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基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七中学 马玉江
摘要:学校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兴趣,通过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使学生认识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基础 作用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体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体活动规律要求身体锻炼必须经常坚持,身体锻炼如不能坚持有恒,就不能产生持续的锻炼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体育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现象的产生,就证明终身体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体育。身体锻炼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标志,全民族都能做到天天坚持身体锻炼,养成自觉的锻炼的习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向人们展示了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学到较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树立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的领悟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与要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使其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那么,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也就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目标。
三、教育学生自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中小学体育只是学生人生体育中的一个初级阶段,并不是学生人生体育的最后环节,也可以说只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注意传授两三项终生受益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坚持锻炼,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好习惯。
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将贯彻于学生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包括他们所处的各种场所,体育无处不在;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教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会学生继续学习锻炼与再提高的能力;重视教学生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此外,要注意学生身体的发展因受年龄的制约,较德育、智育、美育更加明显,如果错过了学生体育的关键时期在施以教育与培养,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这就是说终身体育中必须抓住学校体育这一关键,注重培养学生意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真正将“健康第一”贯彻始终,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人们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现代人把从事身体锻炼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保持身体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形式和内容。这种伴随人生一起发展的体育,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中小学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奠基的重要任务之所在。
四、教师的引导作用
体育教育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由过去的侧重传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即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由传统的运动技艺向终生收益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要因地制宜,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有,以终身体育教育为前提的学校体育要将体育教学,运动竞赛,课外活动等协调地统一起来,从而使体育教师的职能在实施完成了单纯的教学职能外,还将知道课外与校外活动的组织与竞赛,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促使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建立,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形成最佳衔接。那么体育教师就应成为学校体育多择化教学和多种职能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中小学体育教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又为终身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阶段。因此,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终身体育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所能产生的作用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而学校体育也是人们一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身参与锻炼身体的最佳时期。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重视从科学理论知识、体育技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为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不仅对学校体育作用、目的以及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材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认真研究与探讨终身体育教育观与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改进,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才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全过程中的基础阶段。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终生体育的作用。才能使终身体育在各族人民不断追求和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在与未来产生实际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则珊主编.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2] 王则珊主编.终生体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3] 林诗娟.武汉体育学报.论终生体育,1993年3期
[4] 于小霞.学校体育教育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5] 肖宏远.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