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陆振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湖南省澧县澧阳镇黄桥小学 陆振军
阅读有一种美。阅读能悟情悟景,培养语感,品景物之美,音韵之美,人文之美。也许是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缘故,对读书声总有一种格外的好感。有时漫步在校园中总会倾听从各个教室中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不由地猜想课堂上的情景,评论几句,或赞赏或感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其达到《课程标准》,结合本人工作中的些许经验,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领悟:
一、 阅读教学需要创新
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方式。即老师将一篇课文,用大量的时间讲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解释、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等,学生根本没有阅读和思考的机会,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所教知识,靠不断地重复教学内容来加深学生记忆,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巩固。每讲一篇课文都千篇一律,到考试时只有侥幸考到讲过的原题才能解答出来,对于陌生的考题则束手无策。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学到方法,老师为了适应考试也只好采用题海战术。因此,阅读教学需要创新。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其次,要把新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广大教师嘴上挂着的是新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还是按部就班采用老一套,这种做法要达到课程优化根本无法谈起。只有把新教育理念身体力行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努力创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新方法才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二、阅读教学首先要激活情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前提。激活情趣主要应从导人新课开始,阅读教学的导入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开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可先介绍“这是一个人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学生就会产生疑问,然后接着说“奇怪吗?想想看,这个人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么个名字?”当同学们困惑不解时,介绍:“落花生是我国作家许地山的笔名,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呢?我们学完他写的《落花生》后,这个问题就会知道了”。
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毫无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愿望,给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三、阅读教学需要不断质疑、探疑
古人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从中也可以看出质疑、探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入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创新和发展能力。
如: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时:(1)设置问题:这篇课文中的父亲是怎样寻找儿子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然后回答。(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完后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3)教师相机诱导深入阅读,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解决疑问,突破难点。
四、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应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时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就是让学生一面读,一面划出文中的妙语佳词、重点词句和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即在知晓文章内容,并有一定理解时,让学生读出感情,把握好文章句子朗读的轻重缓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美,激起阅读的兴趣。
五、阅读教学需要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以兴趣为前提,而“趣”又要从小培养。
本人认为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悄然点燃阅读之火。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读物本身。读物中生动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情感,惊心动魄的场景……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其兴趣才有持久性。可结合课堂推荐有关读物,如学习《草船借箭》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狼和小羊》推荐《安徒生童话》。语文课上涉及到的文章、原著,都鼓励学生找来读一读。
2、巧妙设置阅读悬念。首先教师要会讲故事,故事要引人入胜,巧设悬念。教师适当讲述亲身经历或是某些作品情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介绍的作品要妙,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
3、提供必要的阅读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阅读条件。要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读书,不能让课余时间被作业挤满,还要充分利用图书室。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每个假期向学生推荐阅读几本好书,教他们做读书笔记,每个周五的中午在班级交流阅读等。
4、适时激励阅读行为。受到他人的表扬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在一定的场合(比如家长面前)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更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阅读的劲头会越来越大,兴趣会越来越浓。在班上开展读书竞赛,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等,也能很好的鼓励学生积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