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中学 杨 峻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全面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气氛。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运用 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计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形式。下面结合本人在英语课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发挥。
一、教学节省时间,让学生充分思维和想象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我所用。信息技术以其铺天盖地,势如排山的信息量和知识源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优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出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和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老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自编试卷,可以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度。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巩固重点、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将英语课本中一些抽象的语法复杂的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对课本中的语法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例如:在“比较级和最高级”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套多媒体课件,屏幕出现了:第一幅图是:一个男孩高,另一个男孩矮。第二图是:一个男孩1.6米,另一个男孩也是1.6米,第三幅图,设计一家人的年龄(父亲38岁,母亲36岁,儿子10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老师提示,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要使每种媒体发挥它的特长、优势,要想做到选择出最佳媒体或几种媒体最优组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使用得当和适度,是确保电化教学产生最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用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由于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上“宾语从句”时,我认真研究了四个问题:(1)教材是怎样到进宾语从句这个概念的,怎样扩展内容的;(2)怎样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开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3)怎样有效地组织获取知识;(4)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宾语从句。因此,对此课件的设计着力于展示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本质属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英语课程内容、英语教学,英语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学习英语情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的整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积极地、有意义的探究。
总之,对于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既应充分认识它的先进性和作用,又不能盲目迷信。正确的态度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进行灵活的、恰当的、巧妙的改造,并完善、发展。通过优化求得效益,使我们的教改工作实实在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季正义.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16年10期
[2] 邓继业.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探索
[3] 徐建汉.多媒体与英语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宁波教育学院报,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