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岐星小学 张格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解题个性,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拿出体现学生个性的解题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学生自己探索,创新,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知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值得提倡。
我在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时,学生列出算术114乘21后,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计算,学生在交流算法时就展示出了好几种不同算法。学生汇报如下:
算法1:我们组的估算方法是把114看作120和21看作20,按实数算,从而得出了此题估算结果是2400。
算法2:我们组的估算方法是把114看作100,用100×21得2100,这样估算的结果就是2100.
算法3:我们组用的拆分发,把21看作20+1,先用114分别和20、1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样结果就等于2394.
算法4:我们用的也是拆分法,不同的是我们把21拆成7×3,这样就变成了114×7×3把两位数变成了三位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这样算起来就很容易了,我们算的结果也是2394.
算法5:用100乘21加上10×21,再加上4乘21得2394。
算法6:有的小组选用的是竖式计算法。
在此过程中,学生尝试多种方式的运算,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他们通过大胆尝试,开拓创新,手脑并用,并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给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创新意识,学习方法,得到了开拓,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活。
因此,“一题多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遵循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一题多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题多算”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追求更独特、更省时省力的解题方法。总之一题多算有利于学生积累解题经验,丰富解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