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中小学 邓松林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12岁儿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小篮球运动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实验对象为随机抽选的洪雅县瓦屋山学校3至6年级的8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0人,每组男女生各二十名。为确保符合实验要求,将通过以下测试验证80名学生具有相同水平的身体素质。力量素质一双手头上投掷篮球,速度素质一28米加速跑,柔韧素质一坐位体前屈,灵敏素质一十字象限跳。接下来将对实验组的40名学生进行每周三次,为期12周的训练课。训练内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的运球练习。第二阶段主要内容为传球,投篮,上篮练习。第三阶段主要内容为结合运球的加速跑,变速跑,绕障碍物跑等练习。第四阶段训练主要内容为结合前三阶段的练习进行传球接力,运球加速跑等竞赛活动。在实验结束后,再对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四项身体素质测试,并经过数理统计法将两组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一、小篮球分组实验规划
1、实验方案。对选取的80名参与实验的同学进行12周时间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的40名学生在正常学校体育活动课以外,每周一、三、五下午16: 20-17: 00增加小篮球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正常学校体育活动课,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小实验的误差。
2、实验内容。(1)力量素质测试项目:双手头上投掷篮球;(2)速度素质测试项目:28米加速跑;(3)柔韧素质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4)灵敏素质测试项目:十字象限跳。
3、实验测量控制。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参与实验的80名学生参与实验前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以及各项身体素质测试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开始前,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各项测试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基本相同,符合实验的要求,可以作为实验对象参与实验。
二、小篮球训练内容创编
1、创编目标。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创编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小篮球训练内容,旨在培养儿童对小篮球运动的兴趣,锻炼儿童的运动心理意识,养成身体运动锻炼的优良习惯,为未来的篮球训练夯实基本功,增加我国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提高篮球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篮球运动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2、创编原则。(1)安全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健身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6)针对性原则
3、创编内容安排
实验组:在正常进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外增加小篮球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结合小篮球的跑、跳、以及团结协作训练。
一到十二周星期一训练内容 | 一到十二周星期三训练内容 | 一到十二周星期五训练内容 |
(1)认识小篮球,尝试拍运等小游戏练习 (2)熟悉小篮球、原地左右手单手运球、原地双手交替运球 (3)球性练习,运球走和运球跑、运球接力比赛 (4)球性练习、复习传接球、运球结合双手传接球 (5)球性练习、投篮练习 (6)球性练习、行进间上篮、投篮、双人行进间传接球 (7)传球、投篮、行进间上篮、巩固小篮球规则 (8)绳梯脚步练习、运球加速跑、运球变速跑 (9)绳梯脚步练习、运球折线跑、半场加速运球上篮 (10)绳梯脚步练习、运球绕障碍物跑、防守脚步练习 (11)投篮、运球、传球练习 (12)投篮、运球、传球练习
| (1)熟悉小篮球(抱球跑,抛球, 捡球等) (2)运球走,运球跑 (3)鼓励儿童能够熟练的双手接住篮球同时学会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 (4)行进间运球、学习投篮动作 (5)投篮、双人传接球、学习行进间上篮 (6)传球、投篮、上篮练习、讲解小篮球规则 (7)左右手运球加速跑、结合绳梯进行脚步练习 (8)结合小游戏运球折线跑 (9)运球绕障碍物跑(“Z”字形,”S”形等) (10)进行半场1V1\ 2V2对抗练习 (11)组织半场3V3教学比赛 (12)组织半场3V3教学比赛
| (1)原地单手运球、原地双手运球 (2)运球接力比赛 (3)运球结合双手传接球 (4)运球小游戏、投篮练习 (5)投篮、双人行进间传接球、巩固行进间上篮 (6)投篮练习,讲解刁、篮球规则 (7)投篮、运球变速跑(加速.减速) (8)半场加速运球上篮 (9)学习防守脚步 (10)进行运球、抢球小游戏巩固球性 (11)纠正比赛中出现的不规范 动作(运球、传球、投篮等) (12)双手头上投推噬球、28米 加速跑、坐位体前屈、十字象限跳身体素质测试并 收集数据
|
对照组:按照小学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其余时间不进行任何专业的体育项目训练。
三、实验结论
为期12周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坐位体前屈两组学生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双手头上投掷篮球,28米加速跑,十字象限跳三个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如下:
1、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的学生在双手头上投掷篮球测试中成绩呈显著性差异,证明小篮球运动对8~12岁儿童力量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在小篮球的训练中,运球、传接球和投篮等都锻炼了儿童的上肢力量,上臂周围有多重肌群组织,训练在增强上肢力量的同时还锻炼了全身的协调性,促进了儿童力量素质的发展。
2、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的学生在28米加速跑中成绩呈显著性差异,证明小篮球运动对8一12儿童的速度素质有积极的影响。训练中的运球加速跑、运球折线跑以及运球过障碍物跑等都锻炼了学生的速度素质,促进了儿童速度素质的发展。
3、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小篮球运动对8~12岁儿童的柔韧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明显变化。虽然在小篮球的训练中会有韧带拉伸等训练,但由于青少年儿童的柔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和针对柔韧性的训练并不多,所以小篮球对8~12岁儿童柔韧素质的影响不明显。
4、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的学生在十字象限跳测试中成绩呈显著性差异,证明小篮球运动对8一12岁儿童灵敏素质有积极影响。在小篮球的训练中,折线跑以及组织的各项接力比赛都锻炼了学生的灵敏素质,促进了学生灵敏素质的发展。
总之,学校加强对小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得到增强,也可以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