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石落务小学 侯亚妮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
一、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有的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点画,教会一些绘画技能就行了,甚至有些农村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是上成语文数学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活动,跟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本沾不上边。纵观小学美术学科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它强调了主体存在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小学的美术教学重点不在训练学生的绘画技法上,而是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学会交流,能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美好事物用笔体现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一册第七课“纸风铃”时,先让学生欣赏书中的作品,思考小作者是用什么来做的风铃,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在思索中理解怎样将人们丢弃的废品变成美丽的物品妆点我们的生活。“收集废品,变废为宝”,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节能的意识。第八课的“鱼儿游游”,利用多媒体播放海洋鱼类,让学生体会鱼儿的美丽可爱,画出自己心中的鱼儿形象,再播放一些海洋被污染,死鱼漂浮水面的镜头,教师适时提点几句,可爱的鱼儿快无家可归了,我们该怎么做呢?激发孩子们保护小动物的爱心,在教育孩子们时,尽量使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没必要讲书面语,让他们一听就明白,而且在讲的时候注意不要花太长的时间,毕竟是美术课,重点应放在美术上,而不能上成了品德课。
二、在绘画活动中渗透德育,引发学生的审美灵感
在美术绘画创作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多观察,多记忆,多想象,还要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开拓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地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断升华,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美术作品。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课较多,有的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启发诱导。如在上《方形物品》一课时,让学生先总结方形的外型特点:四条直边,四个直角,方方正正。然后告诉学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踏踏实实。还有一次美术课,外面下着大雪,我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想象画,题目为“雪”。接着我引导每位同学,除了有扫雪,堆雪人,滑雪等题材外,由雪还能想到什么呢?"英雄人物、高洁情操……"。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思维活跃了,一幅幅生动的以雪为主题的作品诞生了。有表现守卫边疆战土的,有冒着风雪指挥交通的交警……这样一来,主题升华了,也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这种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不但丰富了学生想象能力,提高了创造能力,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要教育好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渗透点;讲课时要突出渗透点,找到知识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例如,在给五年级学生上美术课,第六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时,课前,我组织学生与爷爷奶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老人各方面的情况,在上课时,我提问学生对家里的长辈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就回答不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能使对家里长辈关心不够的学生有惭愧感,就能容易向有关心长辈的同学学习,增强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自觉性。
四、美术课中展示绘画作品时,深入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绘画作品中很多涉及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美德上的小故事、近代革命史上的战斗英雄、雷锋的画等,我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充分利用时机,展示这类题材的画,并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为画中的故事所激励,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做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称。我们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教涯有止境,追求无尽期”,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引导学生,就会使学生形成稳固的审美意识,使德育真正地渗透到教学之中,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