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南吴邵小学 曹一博
我家里,住着一位百科全书王,那便是我的爷爷。我很小的时候,就察觉到爷爷与众不同,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简直就像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自我懂事起,爷爷便开始教我《三字经》。直到现在,我耳边依然不时回响起:人之初呀呀,性本善呀呀,性相近呀呀,习相远呀呀……。他故意拉着一种幼儿的调,边说边摇晃着大脑袋。而爷爷怎么做,我便跟着怎么学。爷爷就这样一步一步,伴随我直到现在。我所有的知识,一部分来自书本,另一部分便来自爷爷。他不仅教我认字学文,巧算妙用,更教我做人的道理,令我收益良多。因此,从进入学校起,我便一直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老师的爱徒,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
曾经,我很好奇,为什么爷爷肚子里的墨水那么多。爷爷脑子里的知识就像电脑里的芯片一样,提到一个名字,便会有一连串的故事娓娓道来。什么孔融让梨、什么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孙武牧羊、姜子牙直钩钓将相等等。我听得如醉如痴,甚至有时在睡梦中梦见自己是草原好儿郎铁木真,有时又是骁勇善战无人能及的吕布,有时更是手握金箍棒降魔又除妖的孙悟空……直到睡醒还在回味梦中不一样的自已。
爷爷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本书,一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这本书,让我很小的时侯就学会了包容与忍让。记得在我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很调皮的孩子,这位同学个子比我高,长得比我胖,听说是"著名的打架王"。老师为了发挥我这个班长的助手作用,特意把我俩安排成同桌。没想到笫一天,我们俩就交火了。原因是桌子、板凳的三分之二都被他占了,我连写字的胳膊都不能放平了,于是,我们一言不合,吵起架来,甚至动起了手,我脸上被重重地擂了两拳,班主任知道后,批评了我们。我很是不服气,回到家,就向爷爷诉苦,说着说着,眼泪哗哗地掉了下来。爷爷说:“嗨!多大点事,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古英雄流血不流泪。”接着,爷爷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给家人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
听完故事,我也不哭了,下午来到学校,我故意让出一寸地方,同桌很好奇地望着我,我便把爷爷讲的故事讲给他听,一听到讲故事,周围的同学们都围了过来。听完故事,胖同桌也是惭愧地让地一寸,从此我们班再也没有因桌凳占地发生纠纷。
每天放学后,同学们有的钻进了图书馆,在书海中尽情畅游;有的放归“田野”,在户外纵情玩闹;而我,则是一分钟不耽搁的回家,找我的“百科全书”—爷爷。星期天,我最喜欢跟着爷爷出去蹓达,因为在爷爷的帮助下,还有许许多多新奇的知识,等待我进一步去发掘,去探索……
爷爷问我长大了要干什么,我说,我首先要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做一本像爷爷一样的百科全书,然后,我要当一名老师,为莘莘学子播撒心灵的火种,让他们能够在书海中遨游,在知识中成长。听完我的话,爷爷抚着胡须,会心的笑了。
【评语:习作以比喻的方式为我们介绍了自己从活的百科全书-----爷爷那里学到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兴趣倍增,了解了我与爷爷这本百科全书之间的故事,文章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让我们明白,爷爷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是指引我成长。全文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指导老师:王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