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 张秋叶
【摘 要】 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学要注意阐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并为此做出适当探索。
【关键词】 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 思考
数学的工具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工具的作用下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使得数学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甚至失去了它本因在课堂上能展示出的魅力。作为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师,我认为让学生“感兴趣”比让学生“学的懂”更重要,而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文化,是使数学课的抽象变得具体生动的有效方法之一。
重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相结合已是国内外的共识。早在1977年,美国学者就就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是67名大学生,在一半学生组成对照组的每一次代数课上,教师会用五分钟时间讲解数学史,通过数学态度修正等级的前测和后测,发现对照组加入数学史的课程对学生数学积极性的提升十分有效。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很早就在做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虽然2003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才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但也不妨碍我们大刀阔斧的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我们都知道,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每一节课,每一个机会告诉学生“数学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在近几年似乎显得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数学文化已经进入到高考试卷,据调查,高考的压力是阻碍数学文化进入中学数学课堂的主要因素,而高考又是强有力的指挥棒。关于数学文化渗入高考试题,有人认为是高考考了数学文化,所以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文化,其实,应该是数学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人文情怀以及思维方式很重要,所以高考中才逐渐融入数学文化相关问题。
现代社会似乎不缺乏考试的机器,因此让学生饱有对学习的热爱,对数学的激情,是每个数学老师需要去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数学的教学应当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社会需求,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探索精神等等。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数学课堂浸润在浓厚的数学文化中,不但实用而且更加有趣。
一、用数学家故事、数学史发展作为激励学生的方式
科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励志故事,也不乏奇闻趣事,现在看似幼稚可笑的错误,在当时确是弥足珍贵的探索历程,现在的成功或许是过去无数次尝试与失败换得的,这些故事不仅仅是故事,更需要让学生懂得无论是谁,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会遇到挫折,而下一次勇敢的尝试就会迈向成功。
从古老的《算术书》到多次成为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杨辉三角”,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完成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二、融入概念讲解,揭示知识来源,深刻体会其发展
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千锤百炼过后的产物,这种天衣无缝的文字是被标本化了的数学,已经失去了天然的生气。而历史会为我们创造探索的课堂氛围,用数学史的相关知识为背景引入数学概念,既能对这一数学概念的发展进行回顾,也能追本溯源,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这一概念的发生发展,学习的过程像是身临其境,有种参与其中的感觉,同时学生也能从中了解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数学史为背景的数学名题
任何知识忽略其价值的重复训练就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对学生来说,有历史背景的问题是真实的、自然的。并且每一个结论的得来,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都有它的起因和历程,很多善于思考的数学家,他们独特而又巧妙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实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就有许多著名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以数学文化为依托引入、展现甚至延伸。比如“高斯算法”、裴波那切的“兔子问题”等等。恰当地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名题,能够使数学知识展示的更加真实化,让学生真切感知以前科学家们研究数学的思考方法,这种思维是活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近距离“与大师对话“,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透过历史,和先人共同克服困难,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四、展望未来,学以致用
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比如海王星并不是通过观察发现的,而是天文学家用数学的算法算出来的。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许多高科技说到底其实是一种数学技术,数学和科学是密不可分的,而数学则是科学的基础。华罗庚早就在《人民日报》上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展望当下所学知识的尽头,就是未来人类研究的起点,可以留给学生无限想像。
在课堂中恰当的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之趣,数学之用,甚至指导我们今后的生活,教师首先必须深入学习,不但要对教材的知识框架了然于胸,还要广泛的涉猎数学史知识,对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所涉及到的相关数学背景、数学家故事都要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使数学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更加恰当丰富而有内涵。
参考文献:
[1] 杜红.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EB/OL].https://www.docin.com/p-788551425.html.
2014-04-05
[2] 刘艳.把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EB/OL].中学数学论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11/6203022232004022.shtm. 2021-10-11
[3] 潘灶坤.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案例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第9期: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