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 杨诗峰
我省新课程实施一年多来,就高中物理组的备课和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引发了一些思考和想法,在此提出一并和同行们商讨。目前教师的备课活动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备课等于写教案
表现形式: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对着相应的教材写一份教案,有些学校对教师备课方面的检查仅停留在数老师写的教案数。个别教师把教科书、教参等抄写一遍,这样最容易出现思路受教材的限制,在教学设计上出现盲点,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同时脱离所教班的实际。
对症下药: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时代要求,备课就不能只停留在写教案上,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校内、校外,有形的、无形的,如物理学家为科学探究契而不舍的精神,参观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应用物理原理的情况,通过网络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发展。在备课中要注意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突出物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误区二:备课等于背课
表现形式:有些教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将备课内容牢记,上课时平铺直叙,教师成了演讲者,学生则成了听众。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尤其与新课程提出的合作、自主、活动、探究相违背。
对症下药: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备方法,从研究学生的实际状态中获取信息,作为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个别差异中获取信息,进而设计不同的要求。从学生的内在需要中获取教学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教案预设生成中没有的东西,如果只是背教案就无法应对突变的情况。
误区三:备课等于抄已有的名师教案精选
表现形式:不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实际,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搬下来。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数量,停留在数教案数。认为《名师教案精选》本身就是优秀的结晶,不要再加工,没有“写”、“备”的教案的必要。
对症下药:许多教师有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即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将名师教案视为权威,不敢越雷池半步,导致备课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使教师在备课中缺乏创意,形成惰性,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倡教师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的备课。如在许多物理演示实验中,可发挥每位物理教师的聪明才智,开发出更多低成本,简易效果明显的物理演示实验,也可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上打破常规,总结出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好的教学方式。
误区四:集体备课等于教案之和
表现形式: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最后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对症下药:首先要求有教师的个人钻研,这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别人写的拿来就用,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集体备课不是集体写教案,要定位在人人参与,研讨并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上。
误区五:集体备课等于网上资料大拼盘
表现形式:每人分工分头在线查找,资源共享,下载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装订成册后,没有舍取,不加选择。
对症下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显性教案,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而在于教师思想和情感深处的隐性教案,如: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执教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保证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充电,内外兼修,并非教案因素单独决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许多学校被广泛应用,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使用演示文稿、幻灯片或是投影进行教学。但要切忌“教材搬家”“拿来主义”应着重体现教学思想、方法。CIA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系统。
误区六:集体备课等于个人一言堂
表现形式: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内容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或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的元老唱“独角戏”。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已的主见、提出自已的看法,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对症下药:集体备课要名符其实地集体参与讨论,针对教学内容,让不同教学风格和个性的教师谈谈教学设计理念和具体操作策略。或者对一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让其他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启发。取之所长补已之短。青年教师在讨论中要大胆开口,不怕说错;年长教师对自已的观点允许有不同意见。
误区七:集体备课等于统一教育模式
表现形式:有些学校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教师用统一的教案教学,实行“统一进度、统一课时、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的四个统一政策,没有考虑到各个班学生的学情,各个教师的教情。
对症下药: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志向、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教材的精华。
总之,我个人认为目前备课中出现的问题,会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会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会制约着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提出以上几点看法与同行商讨交流,以求得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并继续关注和研究备课管理、备课研究、备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使之与当前的课改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