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两河九年制学校 陶武军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因其融文.图、形、声四位一体,更有动画、录像、录音的效果等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教学优势,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教学 形象化 直观化 多样化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现在的教师都能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教学的过程。化学的新课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与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现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化学的抽象概念形象化
分子、原子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由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单个分子,原子学生用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由于水分子在不断减少,水的质量也在减少,当最后一个水分子分解时,水这种物质不存在了。由于生成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两种物质。从而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水分解的整个过程中,氢,氧两种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新组合.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以及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使抽象的概念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难度,突破了难点,便于学生掌握。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化学实验直观化
对一些较复杂、有危险、时间要求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现场演示,则可运用动画模拟在课堂播放,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和容量。有些实验带有破坏性和危险性,不适宜在课堂当堂演示,这些实验都可以运用动画模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错误的实验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流程、让学生加深印象,便于牢记。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化学课堂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学生眼观为实的观察比老师单纯的描述更加可取,更富有新鲜感,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利用各种感观,各方位刺激学生的大脑,可使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课堂的辅助教学时,正是将图、文、声、形、像等对学生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刺激的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如在化学课堂上先播放几幅生活中用火的图片,让学生在脑海里树立火与人们的生活非常密切相关的理念,又播放几幅用火不当造成危害的图片,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热情。教师再趁热打铁,讲授新课,课堂上再播放一些消防员灭火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信息,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后让学生介绍一些火灾案例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让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亲近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一定要学好它。整个课堂中采用教师讲、学生议、看视频等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也就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信息量的传输,高密度知识的传授,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和动画都各有其优势,图片相比单纯的语言而言更加形象和直观,其包含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而动画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也更加好,直接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
五、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讲解教学重难点问题上。这种方法让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在内容和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图片和动画结合的模式,让化学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知识的时候,如果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就不能形象的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向学生展示原子的三维动态图形以及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的话,这种形象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感官协同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
总之,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