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利还是有害,给与肯定或否定的总体评价。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也不能套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人物 评价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认识这样那样的历史人物,那么怎样去评价历史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呢?
一、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1、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要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正确判别各个历史人物及他们从事的活动,是我们研究历史,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某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专家们还往往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存在分歧。怎样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更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如评价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的人”,对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
3、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也不能套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比如历史人物的气节方面,也应该作为人物评价的标准之一。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观,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民族传统之中,气节往往与正义事业结合起来。自古以来,人们无不颂扬为民族、国家正义事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优秀人物,贬斥那些为一己之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毫无气节之流。又如历史人物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也可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这些更人性化的评价标准,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全貌,看到了历史自身发展的轨迹与历程。
二、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前提之下,承认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处在阶级社会中的人们,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他们所持有的立场、观点都必然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说:“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有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阶级属性的人是不存在的。比如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分析和评价,就应该牢牢把握住其出身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正是因为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才为他日后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任何杰出人物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他们自己却是顺应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出现的。杰出人物,由于各方面的条件,能够比其他人看得较高较远,他们的思想能够及时地集中反映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当时条件下人们的某些进步愿望和要求,起到了发起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如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的领袖,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
三、在历史的进程中对他们的功过是非给出结论性的评价
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利还是有害,给与肯定或否定的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教学中要将其活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四、正确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的角度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主张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评说他们在当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好坏相间。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要力求全面、客观、公正。不能套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