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更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倾听非常重要。不管发言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都要学会认真去听,只有在倾听完讲话者的发言后,自己再结合所掌握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达到探讨交流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可以质疑权威,也可以质疑老师,还可以质疑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当然质疑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分析,而不是胡乱质疑、为质疑而质疑。
二、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环境
首先,应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我帮助学生组建3 人或6 人学习小组。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时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也可以组建同质小组)的分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高低之分,他们都有自身独特的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各不相同的;“组间同质”则是指就每个合作小组来说,它们之间在人员数目、小组综合实力等方面是相等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小组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构成的合作小组,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三、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适时点拨、引导———“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这样,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就以小组为单元开展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给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优生在教的过程中,重新复习了一遍,巩固了学习效果;潜能生在优生的教的过程中,再多学一遍,达到学会学懂的目的。这种“兵教兵”的方法,既提高了优生的讲解能力,又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潜力。
四、要启发、鼓励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生疑能力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欲望,并渴望及时释疑。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就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教师应做学生如何质疑的榜样,教给学质疑生方法,增强质疑的能力。
五、让学生学会自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自学获得的知识比教师讲授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课堂自学的时间,以使学生有安静自读、自悟的机会,进而达到自得的效果。在自学之前,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了解作者和背景;其次,扫清字词障碍,如生字读音和生词意义;再次,了解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最后分析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及写作特色。了解作者和背景可借助资料;了解文章内容可采用概括法,综合法、中心句法等方法。分析语言特色要看文体。如记叙文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准确、平实、生动、富有表现力;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
六、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时,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同时,对学习方式的评价也应辩证对待,既注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对小组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成员进行个别点评。在开展评价前,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评价的差异,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真正的合作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不一定只能通过合作学习来体现。新课程中“主动、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立足于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激活他们封存已久的主动学习行为,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