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教工作者应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及时改进,进一步促进幼儿说话能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说话能力 培养
语言是幼儿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领域。幼儿早期获得的语言状况不仅是儿童早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及交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它对幼儿一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儿童说话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呢?
一、为幼儿提供平等的语言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言语素质,能用规范、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比如有的幼儿胆小,沉默寡言或者口吃或者去厕所聊天以求说话自由。我便有针对性地鼓励语言有缺陷的幼儿,主动与其“套近乎”,用爱心引导他们下决心克服语言障碍,大胆说话。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安排自由谈话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注意幼儿的整体性提高,发挥每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营造说话训练环境,增强说话训练意识。在中班语言教学中,我以“假如我会飞”为主题,让幼儿畅想,并以“话儿带我飞起来”,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角活动为形式进行。创设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发挥自由的想象,进行讲述。在区角活动中,我随手拿出一架玩具习机,提问:“你乘坐过飞机吗?和小朋友们说说在飞机上看到的东西,让小朋友和你一起分享。”之后,再提问题:假如你有一双翅膀可以飞翔,你会看见什么?可以直接讲出来,也可以画出来再讲给小朋友听。这样,幼儿有了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与同伴或其他人充分交谈的基础上,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这对于今后幼儿在与人交流中充分的自信与能力很有帮助。
二、提供丰富的说话素材,强化说话训练
强化说话训练,提高说话能力,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丰富多彩的说话素材。并且,训练前教师要根据情况确定练习目标、重点,并向幼儿讲清练习任务、要求和方法。比如让幼儿进行贴进生活的说话训练。诸如:医生看病、买东西;春、夏、秋、冬的有关话题;节日的话题、玩具的语题;山、石、水、火、风、雨、霜、雪的话题等。练习要逐步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要求。这样,幼儿的说话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给幼儿讲故事也是一门学问。一是选择好的故事。童话说的是孩子话,口语多,句子结构简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题简单明了,好坏分明,幼儿易于接受,乐于模仿。二要注意讲述的艺术性。给幼儿讲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幼儿定会兴味索然。首先应分析一下主题,然后才能确定用什么语气,需要突出什么,讲到哪儿应提个什么问题让孩子回答,等等。讲故事时应该注意:态度要和蔼可亲,开讲前猜个谜语或提个问题,引起兴趣,再自然引出故事。故事要讲不要念,也不要背,语言要口语化。而且要有对象感,讲故事时,要时时想着他们,看着他们,注意他们的反应。要有起伏高低,抑扬顿挫。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声音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重点的地方要突出。要有动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讲活,不但要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而且应学会用眼神和手势,做到心到、话到、眼到、手到。这样可以使你讲的故事活起来,动起来。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上好说话训练课,提高说话训练效果
要想上好说话训练课,必须课前精心设计、准备,突出形象性、趣味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开展说话训练服务。如:利用录音、优美的画面,形象的教具辅助教学,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练习说话,情绪愉快,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好了。在孩子们的头脑里,天空里充满了新奇与有趣;在孩子们的视野里,天空充满了神秘与美丽。我选择“天空里的朋友”这一主题,巧妙构思。选用一首用幼儿的眼睛去描述月夜景色,用幼儿的心灵去体味月亮存在的环境这样一首小诗,利用多种辅助教具,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小鸟在哪里看到月亮?它感觉到什么?为什么树梢挂一个月亮?”、“青蛙在哪里看到月亮?为什么池塘漂一个月亮?”、“宝宝在哪里看到月亮?宝宝心里有什么感觉?脸盆又怎么能‘盛一个月亮’?”这些有趣的问题,打开了幼儿的话匣。幼儿争先恐后的说开了。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仿编的儿歌生动有趣。说话训练的目的及效果都很好。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家庭环境,这包括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家庭的藏书以及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兴趣。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断他的家庭出身以及他本人的社会地位。语言的层次本身就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往往能得心应手地利用各种机会,一有机会就教育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讲错或用错词汇时,他们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而当孩子用词恰当准确时就及时给予鼓励,激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往往不是单纯地教给孩子某种语言,而是在语言训练的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
《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语言教学要让幼儿“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年龄层次,进行说话训练。做到及时反馈,矫正,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并且要克服只重视语言要素训练,而忽视说话能力的提高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的弊端。把语言修养与说话能力,把说话能力与主体思维,把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