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游戏是一种大众化的智力活动,通过数学游戏设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主动的学习数学,从而达到数学好玩的境界。
关键词:数学课堂 游戏教学 运用
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所以,数学游戏引入数学教学中,不但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更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一、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发给不同长度的红色(任何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黄色(有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蓝色(有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让他们摆一摆,哪一种颜色的小棒能摆出三角形,并思考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同学用三根小棒拼摆三角形,再测量小棒的长度,寻找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有几位同学却不摆三角形,只将两根较短的连在一起跟最长的小棒比较,便得到了答案。我赞许了他们的方法,更激起同学们主动探究其他方法的又一轮热情。最终,他们得到结论:当任何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这三根小棒便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会是“录音机式”——只会重复他人之言的人,又不是“录像机式”——只会照搬和模仿他人行为的人。
二、提升情景的趣味程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外心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外心性质和外心的作法有个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作了一个这样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枚针,三个三角形的纸片——分别为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三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涂成红颜色。首先,让学生拿出锐角三角形硬纸片和针,针任意扎在硬纸片内部,快速旋转它观察有几个红色的圆。接着讨论为什么是三个?针扎在何处是两个?针扎在何处是一个?为什么?同样,再观察直角三角形纸片和钝角三角形的纸片,又如何扎针旋转可得到一个圆。
三、在新授课中引入游戏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授课,注重突出新意,一个好的创意情景引入,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人问题中,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展顺利,课堂效率相对提高。而引入数学游戏作为新课的情景引入恰好符合。
四、在复习课中引入游戏
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可以引入数学游戏,使同学们觉得枯燥无味的复习课趣味盎然。
五、在练习课中引入游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一般的练习课只是忙于重复的、效率低下的练习中,中学生对课堂练习不感兴趣,完成练习的效率不高,甚至有的中学生态度不认真,应付了事,“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出现学生练习量大而不精,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感兴趣,可以在数学练习课中引入数学游戏,让数学练习课创设出一种充满探索和求知的练习课课堂气氛。
六、在活动课中引入游戏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数学,老师可以引入数学游戏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为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踊跃交流,我的尝试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数学游戏,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如:在探索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与k和b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要分类讨论,部分学生有困难,于是进行了分组合作讨论。在学生探索了三十分钟以后,我请小组派代表交流,有不同意见的再作补充,最后我来小结。我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效果比平时讲的效果好得多。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数学游戏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数学游戏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巧设问题情境,以开放、探究性问题为引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坚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展示机会,真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讶,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的创造潜力是座金矿,就看老师如何去开采。给学生难易适中的题目,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发现;给学生恰当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会回报你一个惊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游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