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中学 王晓频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除了忠实教材,按照教材标准进行教学外,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思想教育需要进行内容延展。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受社会、网络等外在因素影响大,学生主动接收各种信息能力强,所以,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有前瞻性,针对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家国情怀 教育策略
在多年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就道德与法治课中家国情怀教育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特定情景,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叛逆期的孩子很多都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学生喜欢攀比物质,家庭观念较淡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几年前,我听见一个学生咆哮着给父母打电话要钱买新手机,过后调查,该学生母亲残疾,父亲在工地挣钱也不多。怎样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家庭越困难越要自强自立,我从共鸣入手展开教育,我找了些工地上工人席地而坐啃馒头的图片让学生凝视,要求看五分钟后闭目思考,哪些像自己的父母,他们衣衫褴褛,头发零乱,吃相狼狈丢人吗?我观察到很多孩子悄悄地流泪了。我又放了段一位40岁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孩子节约300元而每天坚持饿着不吃午饭的视频,最后布置了一个作业,把你最想给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别给任何人看,放在离心脏最近的口袋里。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情景教育,比说教效果更好。创设一个特定情景,创造一个氛围,让学生带入其中一个角色去体验,从情感体验到思考,从他人故事感受自己家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每个家庭都有他的特殊性,但人类血脉相连的亲情大多相似。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从理解父母开始,正视并接受家庭物质基础,分担家庭责任,定位好努力方向,家庭责任感教育就达到了相应的教育目的。
二、以世界疫情防控为镜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场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应对方式,照出了所谓民主国家的虚伪与软弱,也照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怎样用好这个主题来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首先让学生每天坚持看世界疫情通报,从数据中分析哪些国家防控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世界上只有中国做得最好,最先发现疫情到控制疫情,做得最好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的团结。
其次是让学生建立抗疫英雄谱,从牺牲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到坚持居家隔离的普通民众,从德高望重的专家到奔走在一线的志愿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去收集整理英雄故事,然后利用演讲,利用手抄报,利用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去写,去讲,让学生的追星对象改变到抗疫英雄上来。再其次是以疫情防控的人和事情为背景,开展“四个自信”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我国人民选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都在疫情中经受了考验,实践证明了他们的先进性。
三、 以纪念日为平台,培育学生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
“五四”、”九一八”、“一二九”、“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好节点,利用好这些纪念日,弘扬青年的爱国情报国志是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的使命。“九一八”警钟长鸣时就是无声的教育,这时师生一起静默,一起感受祖国的百年屈辱。仪式结束后我放了叙利亚,伊拉克战争中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多么的重要,我找了些边防军人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幸福宁静来自于无数军人的默默坚守。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时,我在黑板上写了34,让学生凝视,一分钟后加了一个万,然后全体起立为死难的同胞默哀。然后让学生来发言,你最想对34万死难同胞说什么?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忘记屈辱就是背叛”、“中华民族当自强自立”、“只有青少年的奋进才是祖国的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等主题。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爱国情报国志的教育目的。
用好纪念日这个平台,让学生有感而发。让他们既不忘历史的屈辱,也让他们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既要他们爱好和平,也要让他们看到当今世界的风谲云诡。只有爱国才能报国。
四、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为手段,让家国情怀教育伴随学生成长
用好世界局势变化的形式教育,用好古今中外的正反事例,用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典范,把图片,报刊资料,视频,电影片段,史实纪录片等用多媒体展示,让家国情怀教育有声有色有故事,能震撼学生心灵又能引起情感共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影响下慢慢形成的,是潜移默化物细无声一点一点积累,量变才能带来质变。生活中处处都有家国情怀教育的场所和契机,一次演讲,一篇征文,一次纪念日仪式,一次革命博物馆参观,一本革命书籍,一个红色故事等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可以长期着力长期影响学生对于家庭,对于国家的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源源不断的精神粮食。道德与法治课是思想教育的舞台,思政教师的目光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局限在教材,局限在学生的分数,应该把目光放到世界局势,放到课堂外,放到育人这个重点上来。课堂教育需要延展,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教育模式都可以使用,只要对孩子三观形成有利的资料和手段都可以使用。
我对家国情怀教育还仅仅处在探索阶段,对于一个思政教师来说,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民族伟大复兴的梯队是使命也是职责。我们进行的家国情怀教育,继承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正气和风骨,争夺的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争夺的是意识形态高地。家国情怀教育,任重而道远,思政教师应该携手共力,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