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特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语文时,兴趣作用更大,其学习往往随兴趣而迁移。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乐而忘返;反之,则沉闷,事倍功半。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兴趣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相反,学生和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教师教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后进生,不另眼相看,不侮辱歧视。要尊重他们,一视同仁,甚至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情感去温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脉搏,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二、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写作需要思维有条理性,对现实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创造力。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全提,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本身对写作内容、要求的熟知程度,教师运用别出心裁,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所要写的人、物或事,引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潜意识里的活力因子。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我首先向学生你提出问题:“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值得你敬佩?”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个学生说:“我要写我的好朋友,他善于帮助别人,学习刻苦,我敬佩他。”有的说:“小华平时比较调皮,可他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有个同学呕吐了,他第一个抢着去打扫脏物,我敬佩他。有的说:“班主任关心学生,学识渊博,我敬佩她。”学生说得非常起劲,我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最后学生相互评价谁讲述得具体生动。学生纷纷上讲台来讲,在相互评价中受到启迪,提高了写作水平,所写文章条理性强,内容深刻;学生的思路各不相同,写法标准立异,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能力。
四、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学者鲍门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得更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诙谐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涵的哲理。在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高低是制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幽默的语言,能使枯燥的语文教学盎然生机,学生也能在领略语言美感,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五、做好学习评价,增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通过艰苦的学习劳动之后,总想早一点知道其学习结果如何,还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另外,评价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个性偏弱、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严厉批评。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评分持正确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要避免单纯分数观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教育作用。
总之,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2,21 .
[2] 吴革生.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27
[3] 胡中双.浅谈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