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创新德育教育方法、营造良好德育氛围、联系社会热点新闻、立足实际生活等方面出发,探究在新课改下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对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 中小学 德育教育 措施与建议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还有利于其价值观、发展观、人生观的培养养成。根据新时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学生观的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应不断改革创新,灵活使用教育手段,有效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方法,以此推动德育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人品,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将来成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有用的人才。
一、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和新课标背景下,开展班级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应根据新课改和新时代中共中央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不断完善、更新德育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素质培养为目标,将德育活动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德育综合素养。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说教”方式,而是要摒弃传统灌输说教式教育法,创新与完善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有效策略,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进步、健康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提高班级德育工作效果。通过多元化的生动有趣的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上进的欲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与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人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前,要认真细致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品德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筛选德育资源,如《百家讲坛》《走进科学》《感动中国》等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选择其中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视频内容。德育教育中,为学生展示出有关视频内容——以《感动中国》这一节目中关于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观看,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其对国家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与爱护。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不但了解了排雷英雄的感人事迹,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身心也有效得到发展。
二、营造良好德育氛围——建立德育教育体系
环境,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影响,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拓展德育教育途径,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德育的氛围。德育教育,若是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进行实施,那么必然会影响整体德育工作效果,是无法完成德育教育目标的。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在班级德育活动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善于将德育内容应用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自身德育素质。家庭教育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家长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家庭活动,弥补学生不足,展示学生优势,以此实现德育教育的意义。另外,班主任还应加强与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学习中不足,课内、课外的言行表现,并制定针对性德育教育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德育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联系社会热点新闻——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社会热点新闻在德育教育中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形成关注新闻的习惯。传统德育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死板,与实际社会、生活脱轨。因此,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德育能力为导向。班主任可以选择中小学这一阶段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选择沉迷网络游戏的热点新闻,如:有一名中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离家7天未回。就读于某中学初二的小杨放学后就没再回家。但他曾两次被同学发现在网吧逗留,当家人闻讯赶到后,却又不见踪影。小杨身边的同学说小杨心中有一个网魔,平时与他人的交流较少,性格比较内向。我挑选此作为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讨论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如何对待网络,如何看待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知晓网络对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和毅力,一味沉迷网络,它又会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所以,借此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上网,避免沉迷网络游戏,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和自我规范意识。
四、立足实际生活——实现德育知行内化
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可以联系学生生活现象,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同时,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通过生活现象的应用,可以将枯燥的德育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中质量。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结合学生德育认知规律,巧妙设计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实现德育工作预期目标,促进德育工作健康、有效开展。班主任可以组织多种不同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一些德育知识,感受课堂中学不到的德育教育内容。
总之,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德育素质,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丽蓉.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2] 赵鑫.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