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佑平
如何在阅读中兼顾兴趣与习惯 、能力与人文呢?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的做法是,区分阅读目的和场景,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措施。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中文教学与阅读专家谢锡金教授概括为三点,分别是:为语文学习而阅读,为获取资讯而阅读,为娱乐消遣而阅读。
为语文学习而阅读,阅读场景主要在课堂上,阅读内容主要是语文教材。百仕达小学经过10余年的探索,构建了“问•思”阅读课程,参照PIRLS,课程目标指向阅读素养,课程内容拓宽至学生喜欢的诗歌、图画书、桥梁书、章节书,课堂教学则以阅读讨论为主。重构后的阅读课程,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关注了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阅读策略的发展。
为获取资讯而阅读,我们的阅读场景主要是在项目式学习中。自2012年开始,百仕达小学每学期都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新闻时事、知识读物、相关文献,从中获取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为娱乐消遣而阅读,则是应用场景最多的一类阅读。多罗西•怀特说:“一个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兴趣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乐于阅读,可以激发学生采用更多的阅读策略等。
在我看来,幼儿园、小学阶段的阅读推广重点,就是让学生喜欢读,读得多。一所学校的阅读推广是否成功,关键也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有能力、有时间自由自主阅读。心理学家斯金纳说:“我们该教的,不是伟大的书,而是对阅读的爱。让人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微不足道的作为,使人开始阅读,才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