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许美友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从中汲取道德营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1、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德育主题。教师应对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德育主题,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亲情友情、环保意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如《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岳飞等。这些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观念。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点滴往事,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河波涛汹涌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1、分组讨论,交流心得。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达成共识。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组织合作项目,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项目,如编写剧本、制作手抄报等。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注重实践,知行合一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访问敬老院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貌用语和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五)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道德表现纳入评价范畴。除了传统的笔试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面试、口试、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注重过程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对于学生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教师可以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模拟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生动具体的场景为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观念。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开展合作学习,注重实践,实施多元评价,加强家校合作,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又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