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弘扬中学 屈 茜
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
1、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2、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更加开放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分享经验,以及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与沟通能力。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与沟通能力等。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一篇英文文章的观点和论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演讲,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最后,教师需及时向学生传达其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以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短板并加以改进。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其一,初中英语教学为学生奠定了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发音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的基石。其二,初中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学生能够逐渐习惯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其三,初中英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歌曲、故事、游戏等,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四,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1、采用多元化思维的教学方法
(1)灵活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打破现状,教师可以引入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小组讨论等,这些活动的引入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英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积极互动的课堂环境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外国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现代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世界。通过电影、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形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视觉上获得强烈的冲击,同时也能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种全方位的刺激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以音乐为例,假设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融入课堂,通过播放英文歌曲、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片段,或者组织学生们一起学习英文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此外,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还有助于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工具。传统的课堂模式通常侧重于教师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可能会削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4)及时反馈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这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