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护理实习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为实现学校与社会、实习单位的“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与单位,班主任老师要更新观念,积极参与;要走出校门,走进单位,走入家庭;班主任老师要将职业素养教育适时渗透给每一位学生。校企合作、家校携手,三方共同 努力帮助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护理人”。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护理实习 职业素养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实习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实习的重要性:“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教育部、财政部除了充分肯定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需要外,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三条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取的也是“第一年学基础,第二年学技能,第三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护理专业实习中,学生由最初的兴奋到过后的困惑,情绪波动明显,且离职率较高,稳定性差。因此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单位的管理和要求、顺利完成护理专业实习,是中职学校班主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笔者是学校护理专业的班主任老师,我带领三年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及家庭,积极参与管理,学生的护理实习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全班同学如期出色完成了护理专业实习,并全部实现了高品质毕业和就业。笔者也获得了与在学校不一样的锻炼与成长,体会犹深,现就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探讨如下:
一、充分做好护理实习前的动员和沟通工作
素养是个常用概念,是指平时的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职业素养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六个方面。护理实习工作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护理实习工作能否最终成功,护理实习前的动员和沟通工作是关键。
1、让学生充分认识护理实习的意义。护理实习是由理论到实践系统转化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快速树立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提高岗位竞争力。通过前期的学校、单位及学生共同参加的实习动员大会及“如何做一名合格职业人”主题班会的开展,使同学们对护理实习从思想上有了新的认知。
2、与优秀毕业生的交流互动。为了让同学们对护理实习有更清醒的认识,心理上有更充分的准备,我们邀请了优秀毕业生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坦诚交流,这十分必要。他们结合自身的成长客观而理性的介绍,面对同学们五花八门的问题真诚而积极地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龄人的交流让同学们更易接受,效果自然也出奇的好。许多同学更是在日后的护理实习中遇到难题时,依然会向学长们请教。
3、加强感恩教育。如何增加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稳定率,特别是在护理实习中遇到困难时依然能坚定地坚持下去,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持。在第一次实习动员会上,笔者向同学们通报了全国及全省大中专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且指出,在当前研究生都就业难的情况下,但拥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往往反而具有就业优势,我们护理专业就一向就业形势良好,前途一片光明。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众多学长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她们为学校为护理专业在社会上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同学们也对“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今日我以校为荣,明日校以我为荣”的深刻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再次重温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诗句,我看到了同学们眼睛里的坚定与感动。
4、家校携手。班主任老师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班主任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家长、单位三位一体,形成统一战线,相互促进,共同培养同学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素养。在护理实习前的专题家长动员会上,笔者详细介绍、说明了学校安排护理实习课程的目的、时间、实习中老师的管理及实习单位的相关情况,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至后来有同学跟家长诉苦工作太辛苦想打“退堂鼓”时,他们都态度鲜明并激励子女应坚持下去、锻炼自己。家长的支持对护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走进单位、走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成为合格“护理人”
在学生护理实习的第一学期,特别是第一个月,学生由最初的兴奋到过后的困惑,情绪波动明显。单位的投诉电话、学生包含委屈的哭诉、家长不理解的强烈质疑......利用节假日笔者多次去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宿舍或租住的小区走访,看看他们在校外的衣、食、住、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大走访单位的频率,在校的朝夕相处使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包括个性、脾气、家庭、兴趣爱好等了解得比较全面,实习单位把学生在单位工作中的表现、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与班主任进行密切地沟通,将更有利于护理实习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护理实习的稳定性。发现了学生的优点,就及时予以肯定,坚定他们干下去的信心。当然,更多的是发现他们许多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缺点与不足,逐一指出并耐心解释,让学生及家长明白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帮助他们度过最困难、最迷茫的护理实习初级阶段。
三、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提高沟通效率,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利用互联网,及时创建班级QQ群及微信群,能极大帮助远离学校的学生尽快适应护理实习。笔者借助这两个平台,在工作和生活上对学生给予及时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消除护理实习中的不适感和陌生孤独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护理实习。各种资讯:如班级学生及同校学生护理实习动态、安全注意事项、护理实习过程中优秀实习生事迹及某同学因某种问题而受到企业批评的反面案例等情况,及时发布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同学们也及时将护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反馈给我。同时学生之间也时常就实习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在两群中展开热烈的讨论,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在不断的交流与探讨中加深了对职业素养的认识。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学校、单位、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作为新生事物——中职护理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正在不断的探索中,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大胆改革与创新,为帮助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陆波: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校企双循环课程体系建构[J].职业教育,2019.2
[2]王友华:中职学生护理实习管理研究[J].课程教法研究,2020年第16期
[3]柯正芳:浅谈中职院校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管理[J].民族文汇,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