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我国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形势下,我国的教育形势已经从“有学上”发展到“上好学”的质量追求,而课堂教学质量则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提倡有效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策略探析
实践证明,有效课堂中的“有效”是相对的,其本身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呢?这些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四种策略,下面做简单阐述。
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增强构建有效课堂保证
1、精讲多练,腾出合作时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要少而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实践,因为我们说得越多,给学生思维上的框框也就越多,我们讲的少,学生发挥的空间才更广阔。如果一节课中能够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会更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小组合作学习,也正顺应了这一需求。
2、组织讨论,组织合作交流。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的独立见解,口语表达和倾听等能力,就新增了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如:该不该要压岁钱,上网好不好,一次性用具的利与弊等。在这些问题上,答案往往是没有定论的。如果我们讲解过多,就会给孩子一种导向性。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去探索、去思考,然后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经过小组中充分的交流和准备后,最后同学们在全班交流时,往往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在激烈的争论中,让学生为了自己的观点,想出一条条“出人意料”的理由,创新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有效培养。
3、创新教法,在合作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上课是“赶鸭”,教学是“填鸭”,考试是“烤鸭”,最后学生成立“板鸭”。我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尝新”的机会。因为,孩子们的天性是不服输的,也许只有在这样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给他们提供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机会,不管他们最后是发现了“新大陆”,还是撞到了“南墙”,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更好锻炼,有效课堂也就在这个“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落实到位了。
二、引导学生质疑,增添构建有效课堂催化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巩固拓展,增加构建有效课堂强化剂
课后是课堂的延伸,学生课后的学习是有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课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学完《蟋蟀的住宅》一课,学生对蟋蟀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就可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继续研究学习,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观察蟋蟀的乐趣,寻找蟋蟀的更多秘密,写观察日记,做好观察记录,也可以读《昆虫记》,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四、突出教学反思,增进构建有效课堂动力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教师的成长舞台在课堂,而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教育领域,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已成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潮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实质,就是努力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面对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我们还可以将课后反思及时地发到教育论坛里,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实现同伴互助。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之以恒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最终达到实现课堂有效的目的。
总之,有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有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