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初级中学 全云霞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于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道德上的认识、意志、情感、行为,更能够正确的树立初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专心研究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应用新理念、新教法,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和创新,才能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教学目标。
二、改变教学方式,引导自主学习
根据学情我们探索试用了“先学后教”的导学案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明确主体关系。从“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树立学生“应用”、“体验”、“探究”、“合作”的自主学习理念,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受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绝大多数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好,是由于对道德与法治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四、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品质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教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积极性就无从谈起。此外,教师还应做到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五、创设游戏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上来,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生特有的稚气,因此,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期待和好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运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别有一番新意,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从而更加乐于学习。
总之,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够促进师生共同修养道德,不断完善自身。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作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必须要认真研究教学工作的各种规律,使两者有机结合,探索形成适应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懂得与法治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