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 周文娟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对知识、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向多层面发展。这就为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强化教学互动性。
一、要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的音乐
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阅历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中选择的内容要由易到难。音乐表现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歌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把关,有质量的教学内容才能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选择带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还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喜欢的作品,有助于与学生产生共鸣。
二、通过各种艺术教育进行美育
音乐具有明显的审美性,能够在学生内心根植审美的种子,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艺术细胞,让学生学会艺术地审美,进而发展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尝试通过音乐与舞蹈进行美育。教师通过将旋律优美、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曲调美、意境美;通过灵动活泼的肢体动作展现生命的活力,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通过舞蹈发展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情感。自然界中蕴藏着丰富的美——无论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还是俊秀灵动的江河;无论是花红柳绿,还是草长莺飞;无论是春华秋实,还是燕去燕归;……大自然中充满了灵性、充满了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生园,走向广袤美丽的大自然,拥抱美丽。我们的学生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做对大自然有害的事情,耳濡目染地给自己的孩子做好文明榜样,做大自然的友好使者。
三、尊重学生,灵活管理课堂活动
对于我们教师,应该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要因为表现不佳而歧视他们,也不要因他们学习成绩优异而给予特殊待遇。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及时的沟通,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沟通和帮助学生。
以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教学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对本专业领域关注过多、对学生能力发展关注明显不足;二是教师只注重自己如何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习。不能一味地教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设身处地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找出歌曲与德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
研究教材与德育的切合点,是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开端。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德育更为巧妙地渗透于教学环节之中。既不会使学生感到突兀,也更易于思想道德感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累素材库,将可利用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做到有章可循,在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可以信手拈来。德育情境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一定情感色彩的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情景,在情景中激起学生的主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德育目标。情境教学法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形式丰富多彩,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音乐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这样既实现了老师的教学目的,又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教学中,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