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数学是高中教学的必修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王尚志教授所说,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三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内容多且深奥,包含大量的公式、定义、图形,难度较大,尤其是高三数学,伴随着高三高考压力的逐步增加,不少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感觉数学越来越难。在传统模式下,高三数学教学单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目的,教师单向传授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所学知识,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忽略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逐步被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所取代,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辩证分析、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数学教学进行阐述。
一、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以及“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引导、指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和总结分析的作用为主。如在学习向量的时候,教师可出一个例题,例1. a = (3, 0),请在以下条件下求a与b的夹角:(1) b = (4, 4); (2) b = (0.5, 0.5);(3) b = (1, 1)。在此题中3组向量b与a的夹角均为π/4,向量b的方向全都相同,只是模不同。通过此题,学生可自主探索了解向量夹角与模的关系,即向量的夹角只与向量的方向有关, 与向量的模无关,只改变向量的模但不改变其方向,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夹角不会发生变化。这种教学过程,落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获得了参与感及满足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联系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将教材内容充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和理论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创建生活化的课堂。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高三数学“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或直接接触的事物相结合,如购物、买房等。以贷款买房为例,教师可以假设不同的贷款方式及年限,则买房所付的首付款、贷款金额以及利息也有所变化,引导学生准确运用数列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哪种组合方式更加实惠,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逻辑总结的过程中,即锻炼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课堂教学组织化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合作化、组织化,如成立课堂小组、举行课堂知识比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以更高的效率收获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回归分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对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关系事物进行举例,然后分层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分析两种不确定的事物之间关系的不同,收集数据绘制散点图,绘制回归直线,最终得到回归直线方程。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以小组谈论研究的方式,发挥想象,自主探究,对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关系事物进行数据收集及进一步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展现自我,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探究课后作业,建立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不仅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查缺补漏,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传统数学教学下,教师往往忽略课后作业环节,仅仅是将课后作业布置下去然后进行批改,只对错误的题进行简单的讲解,不能很好的与课本中的知识体系相衔接,学生有很大可能在下一次做题时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为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压力。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课后作业的探究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达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的目标。
例如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每节数学课之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积累,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每次课后作业及测验讲解完成后,对先前的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完善,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获得培养,还能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记住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总结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获得很大提升。
总之,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下仅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层次性、连续性以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为目标,将学生的抽象事物具象化、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最终完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