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初级中学 张晓平
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埋藏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师生平等,以"情"待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坦荡的胸怀,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在与教师零距离接触中进行心灵的沟通。
好的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课堂提问需要智慧,更需要爱心。课堂是学生求知解惑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教师充满智慧、闪烁爱的提问既能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又帮助孩子们找到自信,更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快乐,让他们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老师的提问必须坚持三个原则:鼓励的原则——提问要给差生一个被认可的机会;赏识原则,奖励积极性——提问要给优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平原则——中等生在任何一个课堂都是最多的,提问要给他们自信的机会。在课堂上,问题永远有三类:简单的"爱心"问题、稍难的"知识"问题、灵动的"运用拓展"问题。
设计课堂提问时,笔者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学习散文、诗歌时,笔者把朗读的机会提供给需要鼓励的同学;筛选信息、概括主旨中心的工作由学生讨论完成;课内课外的拓展练习留给学优生;学习古文时,字词意思给后进生;文句疏通给大多数;鉴赏分析给学优生。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不规定学生一定要掌握一些什么知识、什么手法,而是用很纯粹的欣赏的心情去阅读、去触摸。好的文章自会教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中国画讲究写意,在随意与自然中给人以涤荡与震撼,笔者认为文学与绘画应是相通的。
二、合理分组,合作阅读
合作是人类相互帮助完成任务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一般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情"引领,诉说真话
语文教师的另一大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写真情作文,贵在"我手写我心",贵在抒发真情实感。《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在语文课中,一般不规定学生一定要掌握一些什么知识、什么手法,而是用很纯粹的欣赏的心情去阅读、去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学生作文能体现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能体现他们的兴趣爱好,阅历见闻及心理特点。可是,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造成"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南辕北辙?那么,我们该如何杜绝弄虚作假的文风,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实践:
首先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习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因此,笔者平时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结合生活实际去观察、思考,时刻做生活的有心人。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去注意家中的、路上的、校内的点点滴滴,抓住众人关心、议论的热点问题,追踪采访,实地调查,利用网络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学会从生活中选取材料,捕捉生活中有趣、印象深刻或新奇的人、事、物、景,进行分析、思考。于是,学生的日记里出现了:《爸爸妈妈离婚后》《一把剪刀》、《不烫,喝吧》、《邻居家的摩托车失窃后》等。这些都是学生的生活充实起来以后,真实地再显生活底蕴,表达和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其次是高分鼓励,表达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因此,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笔者在批改习作时,只要学生能不抄袭,做到取材真实、感情真挚,尽管行文不长、词句不大优美,都会给予较高分数鼓励。在分数上有了侧重,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就会坚定地朝着写真人、实事这个方向努力。
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体现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展示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存在的,它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是呈现生命本色的天空。笔者多么渴望教育回溯到它的起点,回归到它自然朴实的本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