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枫林街道万家桥小学 刘卫星
摘 要:小学生数学能力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条件。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还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口算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口算能力 计算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算。因此,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学生计算的问题令人苦恼,每次考试都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因为计算失分呀,不能犯低级错误呀!但是每次阅完卷后发现出错的原因85%以上都是因为计算出了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好奇、注意力不集中,好玩的年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例如:在课前出一些计算题,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校服一件上衣66元,一条裤子34元,我们班68人每人购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有的就列式66×68+34×68=4488+2312=6800(元),这样列式如果直接计算需要笔算,如果使简便算法就可以口算得出。也有学生直接就列式(66+34)×68=100×68=6800(元)。第一种列式也可以使用简便方法计算。表扬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最优算法,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
二、形式灵活多样,体验喜悦
在口算练习时,要注重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有时采用自编口算题考考你的同桌;有时采用视算抢答的形式,看谁答得又对又快;有时采用听算比赛的形式,看谁听得准答得快,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有时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得多而准;有时还在班级开展“师生口算比赛”,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口算竞赛中来,做到师生同做一份题,让学生敢于挑战,在挑战中尝试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形、不同角度进行口算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给予进步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及时评价表扬,有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让孩子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完成口算练习,并通过口算练习,既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也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会快乐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三、加强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要有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更要让学生掌握算理,这样才能算得快、算得准。在口算时,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的对数字进行拆分、组合,并运用数学中的一些常用规律进行运算。学习小数乘法口算30×0.3这一题时出错了。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口述算法:先算30乘3等于90,再点小数点:9.0,化简得9。学生采用的是“类似笔算的口算”,即在头脑中想30×0.3的竖式并算出得数。
3 0
× 0.3
9. 0
教师如上板书,是让学生理解其算法的算理,即应用了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进行口算。一位学生举手:我是这样算的:
30×0.3
=3×3
=9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算呢?学生回答:
30×0.3
=(30÷l0)×(l0×0.3)
=3×3
=9
不难发现,这位学生交流的是“积不变的规律”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口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口算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中,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来锻炼学生的口算。为了不影响教学任务,尽量把口算的专项练习安排在晨读时间和午自习时间,每天从晨读中和午自习中拿出5分钟练习20道口算.不盲目地练,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每天完成《口算题卡》一页。只要这样长期坚持练习,学生的口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熟记常用数据,掌握窍门。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就能很好的掌握一些计算技巧,有助于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例如:积是整百整千的:25×4=100,125×8=1000等;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0.5=50%,
=0.25=25%,
=0.375=37.5%等;含代数式的值:2π=6.28,16π=50.24,24π=75.36等,同时教给孩子们一些技巧,这样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从而提高此类题目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总之,在口算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细心、勤思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习惯,从儿童一入学学习开始,就应有目的地培养,为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训练口算,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当进行口算训练。练习内容要灵活多样,并结合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有机进行,持之以恒,使学生树立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朝广.浅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 邱学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再调查[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