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胡晓露
摘 要: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名新时代一线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提升专业知识,将夯实基础教育,办好一所好的幼儿园、一所人民满意和幼儿喜欢的幼儿园、一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品质幼儿园、一所能够做到空间最优化的现代化幼儿园,作为己任。如在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坚持以游戏为核心,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家长等资源,打造符合幼儿兴趣且科学化的班级室内环境。
关键词:游戏主题化 科学性 自然性 家园联动
在教育部2022年2月印发通知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需要”,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做为一项重点内容给出了具体的关键指标。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在正确解读文件、了解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将幼儿园空间最优化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以中班班级室内环境创设为例,浅谈几点个人观点。
一、尊重幼儿,以游戏为主题打造最优化的室内游戏环境
1、选择以游戏为主题的原因及意义
对于3至6岁的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马卡连柯也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意义一样。幼儿也最喜欢游戏,因为游戏符合幼儿天真的童趣和无忧无虑的天性,多姿多彩的游戏,能够给孩子的心灵插上一对幻想的翅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加深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同时,游戏的过程本身也是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生活的过程。因此,以游戏主题着手,以幼儿喜爱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对班级室内环境创设上势必事半功倍。对于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常规基础已经打牢,在班级环境创设中便可加入幼儿的参与痕迹。如教师在预设学期班级环境创设时,就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创设,并根据预设、班级活动推进及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环境打造。让环境“儿童化”可视化,增强幼儿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同时提升幼儿艺术审美、手工制作等能力。
2、如何运用游戏为主题打造最优化室内游戏环境
根据幼儿兴趣,选定班级游戏主题,做到区域材料投放留白,中班游戏材料投放以非结构化材料为主、低结构化材料为辅,并根据幼儿游戏活动开展及时更新投放材料。就拿现在我们班级游戏主题“纸艺世界”为例,班级幼儿在小班时期就对再生纸兴趣浓厚,因此在一升入中班后,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优先以再生纸为核心,与幼儿共同绘制班级游戏区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和其他所需相关材料,进行各阶段的游戏材料补充、游戏区打造。在此过程中幼儿即体验到了亲手将教室一天天、一点点变美的过程,也提升了动手能力、艺术审美,而教师也能够及时的观察幼儿、读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加强师幼互动。
二、科学适宜,将室内游戏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
1、室内游戏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的必要性
做为城市中的一所现代化幼儿园,我园享受得天独厚的城市资源、家长资源、教师资源,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园的园所面积较小,室内、户外空间与乡村幼儿园无法比拟,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幼儿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所以,将室内游戏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如我们班级的幼儿是在一间教室内游戏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从晨间入园开始就会到室内进行游戏活动,而晨间必要的晨间检查、同伴问好、家园互动等环节也是同步在此时段进行的,如果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得不科学合理、不符合幼儿活动需求、班级游戏区拥挤杂乱等,都会影响晨间活动的质量。以此类推,幼儿需在班级内用餐、饮水等一日生活所必需的环节,都需将室内环境科学化、最优化。
2、如何将室内游戏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
继续以班级游戏主题“纸艺世界”为例,我与幼儿共同打造了三个游戏区,分别是造纸区、设计区、纸艺区,利用区角柜和桌椅将教室空间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却又能够联动的游戏空间,及一个集体教学空间。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不需将区角柜进行移动,只需将椅子移动到集体教学空间即可,在用餐和饮水时段,幼儿就能够很方便的在游戏区内正常使用桌子。因此,在室内游戏环境创设时,既要考虑游戏材料、环境布置的科学性、安全性,也要充分考虑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运动室内空间的衔接科学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方便幼儿使用,满足幼儿逐步增长的独立活动需求,真正的做到在室内环境上细致化的游戏与生活相融合。
三、结合自然,做好室内与户外的空间链接
1、室内环境与户外环境空间链接的必要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强调“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重视户外活动,充分利用阳光空气、花草树木、沙石水泥等自然因素,有计划的积极开展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各项丰富的户外活动。我们在保证幼儿能够科学合理的在室内开展相应的活动时,也要保障幼儿一日中的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做好室内及户外活动、空间使用方式的链接就很有必要。
2、如何将室内环境与户外环境空间做好链接
无论是城市里的幼儿园,还是乡村幼儿园,户外环境都不应该与自然相割裂。我园就是一所城市里的花园,在寸土寸金的水泥森林里打造了一个亲自然的花草小院,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一户外自然资源,我在班级主题游戏上下功夫,如在和孩子们进行“造一张花草纸”的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就来到小院里,利用小院里的落花落叶进行再生纸制作,将小院里的花花草草做为低结构材料投放至游戏区中,同时也将完成后的再生纸作品投入到户外环境中去。用一个活动,就将室内环境与户外环境充分的链接了起来,幼儿也在其中体验到了亲近自然、自由自在的快乐。以户外晨操锻炼为例,由于园所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全园幼儿同时进行户外晨操锻炼活动。为了满足幼儿每日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园从晨操锻炼的形式着手,开展室内加户外晨操大联动,室内桌椅、走廊均可做为幼儿锻炼器械,即合理的运用空间资源,也满足了全园幼儿晨间锻炼时间与锻炼效果。
四、家园联动,充分发挥新时代家长资源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学历、懂教育的新时代的家长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教育力量开始显现,他们不仅有科学现代化的教育观,也能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还能与教师沟通合作共同提升学习。在我们班级室内环境打造中,为了给幼儿呈现中国传统纸艺之美,需要用到一棵原始的树干,这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师、家长和幼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然而为了幼儿的活动需要,家长们纷纷献计献策、亲力亲为,终于收集到合适的树干,班级室内环境得以顺利完成。类似于这样的材料收集、活动计划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心中有儿童,开好家园共育,对家长做好相关活动及思想的宣传,平等互信,与家长构建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就能如打造室内环境那般,班级各项工作都会做到最优化。
总的来说,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做到幼儿园空间的有优化,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不能凭借个人意愿单干、蛮干,要紧跟时事、了解国家政策、解读相关思想,不断提升作为新时代幼教人的专业素养,时刻做到以儿童为本,将自己当做儿童,走进儿童。在如同室内环境创设中成为儿童最亲密的合作者、陪伴者,在其它游戏与生活中成为儿童最优化的参与者、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基〔2022〕1号,2022.2.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9号.2016.1.5
[3]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董旭花著.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71536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