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音乐教学中去,不仅会使得教学效果深刻而有力,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高中音乐 渗透德育 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音乐教师把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上,这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有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初衷。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让学生从音乐课学习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在介绍背景中渗透德育
在进行歌曲欣赏教学时,教师一般都要对歌曲作者及作品时代背景进行介绍,这正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时机。如在欣赏《我爱你,中国》时,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不久,归国华人日渐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拍摄了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其主题曲《我爱你,中国》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热爱倾注在深情的歌声中。高高中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不喜欢教师的说教,但都尊重事实,教师在进行介绍时,不用刻意渲染什么,只要把作者及创作背景客观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就能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音乐的感受中。例如:在教学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中,通过歌曲的歌词、节奏、力度、速度、音色,将“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的理念深深渗入到同学们的思想中去,使其从中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我们国家面临着四川汶川大地震,只要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任何灾难和阻挠都是不足为惧的,并且激励学生将自己的一份力量投入到赈灾当中去,共同体会祖国和灾区人们的深重苦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三、在音乐教学各种课型中渗透德育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再结合时下流行的各种风格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歌(乐)曲,加入音乐校本教材,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齐唱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协调一致,不能突出某一个人,轮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错落有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求学生学习和做事要严谨、要讲究科学。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在欣赏《牧歌》时,那优美抒情、宽广悠长、悠扬飘逸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指导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那轻盈活泼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淳朴柔美的感情,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欣赏《北京欢迎你》、《国家》等歌曲时,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德育义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四、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开展好。这样,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音乐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集体协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领,要求每位学生在声音状态、力度变化、口型和呼吸、起声、收韵等方面都尽量一致,各声部声音要均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在学校的拉歌比赛中,学生忘情地歌唱,在齐唱班歌的时候自信而骄傲,大大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这种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艺术作品而团结协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支撑这个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比泰山凝重、比黄河久长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筋骨,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作为各族人民中优秀的一部分——跨世纪的青年教师更应把爱国主义当作自己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柱。总之,教师作为新世纪的传递圣火者,要尽其所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无私地贯注于平凡的工作岗位之中,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弗·兰皮尔蒂等著.嗓音遗训.歌唱——机理与技巧,[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薛良.歌唱的方法萨克斯演奏艺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3] 卡尔·弗莱什.训练歌声与技巧.李维渤译.李维渤译.姚念赓等译.[M].台海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