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我想,每一个语文教育的专家都一定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 课前 课堂 课后
我们知道“双减”就是一方面要减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负担,另外一方面减轻课外培训的这个负担。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在安排好适量作业的同时,又能注重语文学习效果呢?我采取的主要做法就是培养好学生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课前学习的习惯
1、主动识字的习惯。要读通读顺课文,首先就要认识文中的生字词。当学生预习课文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主动识字。认识每个生字的读音、结构、部首以及组词、扩词、词义,甚至包括同音字、形近字等等。只有主动去识字了,才有可能读好书,写好字,才能逐步掌握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我们中国的汉字的构字法是很有规律的,有象形字,有会意字,有形声字。特别是很多汉字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当学生能够掌握形声字这一构字法后,会更加能够去主动识字、记忆,同时也会初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2、学习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如果不去处理而是囫囵吞枣地跳过去,又或者全凭自己瞎蒙瞎猜,就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成为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因此,预习时碰到自己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尤其是《新华字典》,我要求我班学生人手一本,随身携带,一旦遇到需要查阅的,打开就可以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几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来查阅字词。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年级的语文学习目标有学会提问题、学生批注等等。那么,要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在预习课文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提问题这一单元时,我要求学生在课文内容的旁边提些问题,可以是针对某一部分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可以是自己有启发的问题,可以是与写作方法有关的问题,或者是与信息社会有联系的拓展性的问题得到。同样,在学习批注这一单元时,我则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困惑、问题、感受等来写一写批注。
二、课堂中的学习习惯
1、倾听的习惯。“倾听”是一种艺术。“学会倾听”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我们要学会倾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都能够专心听讲。只有上课专心,才会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同学们在议论什么。现代心理学也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可见,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2、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而且四年级上册的教材的第二单元就明确提出了“学会提问”这一学习目标。抓住这一契机,我指导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方式方法,通过同桌交流、全班分享等方式来学习提问的方法,同时解决问题。同时,将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渗透到学习的每篇课文中,渗透到同时的学习活动之中,形成人人爱思考,个个爱动脑的良好学习氛围。
3、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阶段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否及时完成作业不仅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作业的完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4、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三、课后的学习习惯
1、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自我检查,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查、自改的良好习惯。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指导学生养成做完作业回头看,把完成的作业读一读,发现写错了字及时改正。有时,可以让学生互查,互当小老师,发现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改正,加深印象。
2、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背诵能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要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要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
3、读书看报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人们常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