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东县白地市镇中学 周秉淑
新时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怎样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迎接将来的“中考”改革,如何打破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着力将学科与素质教育特点有效结合,彻底改变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实施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提倡自主自发性学习,课堂教学应凸显“为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切实提升教师职业和知识与教学水平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养是教师的灵魂,所有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结构及内在联系,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社会,如果不继续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墨守成规,不接受新思想,就不能适应教育教学这项工作,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技能,就是在课堂中灵活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挖掘教学中情、趣、理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实践反思,认真探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有效备课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就是教与学,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教就必然有学,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激情飞扬。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正确对教材的处理,艺术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游刃有余地展现精彩纷呈的有效课堂教学,所以说,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三、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的语言能力
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是一门最基本的语言类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力,注重自身的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堂中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起到美的思想教育和陶冶美的情操的作用。如何能巧妙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内容的意境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内涵。要达到语言的思想性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钻研语言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语言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富有吸引力,同时还要规范自身的教学语言,课堂上做到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这是关系到教学和考试正音、正字、朗读等环节。针对初中课文内容众多,每篇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各异,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喜剧、悲剧、感情剧等,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类型文章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语文学习似乎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实施“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机械地学习、学得被动、很辛苦并且非常劳累,就像记叙文中的“总—分—总”结构一样,形成了思维定势。老师们只顾传授知识,从上课讲到下课,机械地在黑板上板书,教师与和学生缺少互动环节,学生们当然昏昏欲睡,上课开小差。这样完全抹杀了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语文成了一门没有灵魂的学科。时代的发展变化向传统的语文及教学提出了挑战,强烈呼唤着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解放出来,把语文课堂搭建成学生展翅的舞台,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中放飞,成为学习中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充当“导师”和“导演”的作用,充分激发出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角,注重启发式,师生互动,探究为主,讲授为副,开展现疑折疑辨疑,让学生在体验、领悟、感受收获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奇光异彩。
五、创设情境,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兴趣就有学习的潜动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动机。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的普及,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手段提出了挑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形象感知。朗读感知、情感陶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如我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通过电脑剪辑,运用电教设备播放“故乡”的美丽,沙滩的宽阔,西瓜地长势茂盛的壮丽景色,水生与宏儿的憨厚和机智等画面,拓展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焕然一新的电教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新模式,能显示出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感悟生命和幸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营造亮点,创设情境,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特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力,达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