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赵 蓉
摘 要:课程是活动,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提倡“做中学”,“教、学、做”合一,通过实践活动以增加体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认可、内化的历程,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即活动来完成。
关键词:立德树人 红色文化资源 群文阅读 多元化学习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立德和树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当今世界,我们究竟要“立何德”“树何人”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明确的教育基本问题。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也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旺苍老城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城”,我校地处红军城,又被命名为“旺苍刘瑞龙红军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校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本校的、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开拓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课程是活动,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提倡“做中学”,“教、学、做”合一,通过实践活动以增加体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认可、内化的历程,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即活动来完成。教学中,我们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将群文阅读与实践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体验、参与中学习。
一、在参观、走访活动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国庆节前夕,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红军城史迹陈列馆参观《财神庙》《红城书画室》《上清宫》等,同学们通过参观丰富了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节假日在家人的陪同或帮助下访问老红军,参观考察旺苍境内外的革命遗迹,回顾红四方面军光荣的历史,感受胜利的来之不易。
二、通过“小红军”体验活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小红军”体验节是我们学校专门设计的一项十公里远足活动,每年3月进行,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只带饮用水,徒步到野外通过参与模拟红军长征中的情景,包括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爬雪山、胜利会师等。活动前,老师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文本故事,如:《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然后再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三、通过“我是红军城小小解说员”活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我校地处红军城,又被命名为“旺苍红四方面军刘瑞龙红军小学”,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展了“我是红军城小小解说员”活动。孩子们通过收集、整理、编写解说词,不仅熟悉了解说词的格式要求,还更多地了解了家乡红军城的故事,感受家乡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四、在“小水兵筑梦东海”红色研学活动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们开展“小水兵筑梦东海”研学活动。这项活动,孩子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红军小学。活动前,我们为每个孩子制定了学生手册,先让学生搜集、阅读沿途有关的红色基地的资料,再在研学的过程中,实地参观实景实物,看图文资料,听解说,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途径,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资料,通过填写、完善活动手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多途径的阅读能力。
我们围绕旺苍的红色资源,依托学校周边的革命遗址,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实践活动,使知识、过程、情感体验实现有机融合,让旺苍的红色文化通过阅读实践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间与空间,开拓群文阅读教学途径,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通过多元的素材学习及多项目的实践体验,提高了学生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周凤生.建设红色校园,激发生命活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3(Z1)
[3] 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