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中心小学 王义武 何春焕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种语言技能,更可以成为强大的德育教育的载体。既然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小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一、重点解读文章中心句,深掘主题,升华思想
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文中的字、词、句、段、篇是围绕这个中心而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抓住这些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句或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悟。如果学生在这当中理解得越透彻,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也就越大。如果教学《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这个中心句中,让学生讨论,抓住“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接受任务”,“修路过程中,爱国主意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和“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这三个重点,找出文中能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分析、理解、品悟。首先理解第一个重点: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如句子:有一家报子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压力之大。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实际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工程。同时也隐含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第二重点,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气的坚定决心。再从“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消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通过理性、品悟,学生的心中早已站立了一个活脱脱的光辉人物———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并在交流感想中信誓旦旦地说,从此要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的繁荣富强。这样,便收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
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子,发挥课堂作用。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处在发展过程之中。而学校正是小学生成长成熟的主要环境之一。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其道德判断的能力。
二、精心指导朗读, 升华道德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得通过语言在朗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的教学,都要重视读。这样,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课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爱憎的火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想作者所想,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
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丰富教学方式。“读”是感觉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重视教师讲而忽视学生在接触、阅读文本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小学生年纪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有趣的方式、方法。而朗读正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记忆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可以采取反复朗读、背诵的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辨别错与对。比如说在《小马过河》这篇寓言故事中,我们就可以请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牛、小马妈妈、小松鼠。在分角色朗读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会到亲自动脑筋,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引申到学习上也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知识是什么样子的,就要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养成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小学生们播放一些生动活泼、有知识、有感情感染力的影像资料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得知识、习得习惯、升华道德情感。
三、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平台,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实践是巩固教师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有的学生《学生守则》背的滚瓜烂熟,在实际中却没有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会背一些理论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语文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得到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很多内容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利用课文内容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教育贯穿在听、说、读、写等环节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