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长征幼儿园 泽斯基
摘 要:人类靠语言与人交往、靠语言生活。3—4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人的语言就是从婴幼儿时期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表达 能力培养
《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运用语言的兴趣,敢说先于正确。”那么,在幼儿园教学里,我们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有话敢说
幼儿是第一次与家人分开,心情难免紧张、焦虑。教师要细致的照顾幼儿,要多与幼儿沟通,让幼儿觉得幼儿园可以像在家一样自由轻松的说话,敢于与老师、同伴交流。有时,我们有意不叫孩子的姓名,而是问:“帅哥、美女在哪里?”随即传来“我们在这里。”我们经常与孩子们开开玩笑、讲讲笑话,在爽朗的笑声中传递感情,以此增加幼儿大胆表达的勇气。
二、利用楼道艺术环境创设,让幼儿有话愿意说
我园一直以“环境育人”为特色,开展各种艺术欣赏活动,楼道两边张贴着各种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我们便利用过渡环节,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比如看到富有童趣的儿童画,会问到:“这幅画里都有什么?哪些东西是绿色的?”等等。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每次经过这里都会用手指着画面大声地说:“我看见小老鼠了。”老师随即问到:“小老鼠要去哪里?”有的说:“小老鼠去看电影。”有的说:“小老鼠去郊游”。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画面上的情节,这时幼儿的语言表达是出自内心的,情绪处于放松之中。
三、教师要用规范的言行,创设语言美的氛围
结合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幼儿鞠躬问早、问好,已成为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刚入园的孩子,教师要身先力行,使孩子能够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现在,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已经由原来的不敢、不好意思,到现在主动、大方的给老师鞠躬问早。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们的举动,都非常感动,琪琪妈妈说:“孩子原来对我们说话总是“你、你”的,现在已经会说“您”了。”孩子们在逐步学习使用礼貌用语的同时,不但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近,而且幼儿之间还成为了好朋友,并为伙伴之间的自由交流奠定了基础。
四、鼓励、引导孩子说话,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家知道:幼儿到了3岁以后,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孩子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儿童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又由于其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心里想说的话,通过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教师遇到孩子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孩子扣上一顶“笨”的帽子,就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进而造成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在表述上出现困难时,老师不仅要鼓励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让其把话说完。教师的耐心是儿童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耐心,教育必然失败。有鼓励和耐心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引导。首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观,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引导。其次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句子。此时教师可通过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训练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
五、利用传统文学的熏陶,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教育专家曾研究表明,让孩子多读、多读、多背诵诗歌、儿歌、童话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特别是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幼儿的书籍主要以图文并茂为主,他们对图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幼儿书籍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图书要反映孩子的生活,要有精美的图画,以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阅读欲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才能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然,教师本身就是“示范”,教师自己就应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扮演好“领读人”的角色。只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才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吸收到大量丰富的词汇和做人的道理,这对于正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当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如果每一位教师都作个有心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无疑会得到很大帮助。
六、挖掘日常生活学习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幼儿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同样,幼儿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是语言教学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只有让幼儿多看、多感受,才会有想表达的内容,才能产生表达的强烈愿望。例如:吃完午饭带领幼儿散步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并和同伴、老师说说自己的看法。我想,通过自己亲身感受,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要比间接感受强烈得多,效果也会非常好。同时,应多带他们走出家门,逛商店,看动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让孩子在多种场合中学会观察、尝试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强幼儿学习和表达的欲望。组织幼儿开展此类活动,给幼儿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感,因而孩子们表达时非常主动,他们用自己的词汇去组织语言,从而让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