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初级中学 李 莉
摘 要 审美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基于美术大单元教学背景,探讨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包括创设情境、问题引领、多元互动、联系生活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术大单元教学 初中美术 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审美能力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主题为核心,整合相关美术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美术大单元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
美术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美术知识和技能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习的探究性和评价的多元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美术知识体系,发展美术核心素养。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美术大单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领、多元互动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美术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美术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播放古筝音乐,展示山水画图片,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画中的山水之间,感受画面的意境和氛围。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
2、问题引领,深化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审美能力的关键。美术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美术作品,从而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例如,在欣赏梵高的《星空》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画面中哪些元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和笔触来表现星空和柏树的?(3)这幅画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情感?通过问题引领,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情感等多个角度理解美术作品,从而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
3、多元互动,促进审美评价
审美评价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美术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辩论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互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评价。例如,在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并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通过多元互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4、联系生活,激发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美术大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社会现象等联系起来,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图案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传统图案,并尝试运用传统图案元素设计服装、家居用品等。通过联系生活,可以让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四、案例分析
以“走进中国传统绘画”大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
1、单元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画家。
(2)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美术语言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4)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并播放古典音乐,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2)问题引领: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和评价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3)多元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4)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并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3、教学效果
通过“走进中国传统绘画”大单元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结语
美术大单元教学为提升初中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