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杨欣欣
摘 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名言:“只有通过有汗水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能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中也强调劳动教育从幼儿阶段抓起。因而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自用。如今大部分幼儿沉浸在父母的溺爱中,缺乏本的劳动技能,甚至在一些幼儿群体中出现了不珍视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培养刻不容缓。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 生活教育 游戏化学习 项目化活动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
现在家长溺爱孩子,认为孩子年龄小不适合做家务,包办孩子的学习任务,不注重幼儿园布置的有关家务劳动体验活动,不利于形成幼儿劳动观念。大多数幼儿园将劳动教育引入了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但在教学实施中,因教师专业素养不强、幼儿园认识不到位等,未体现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目前幼儿课程体系以整合教育为主,使得幼儿劳动教育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力、课时数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效率不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内涵把握不准,课程没有系统的、清晰的标准,课程设计也多以幼儿一日活动和自我服务为中心,内容单一,缺乏社会服务性内容,非常不利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幼儿能与周边环境互动,培养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实现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劳动教育还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劳动传统,优化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提升动手操作能力。3-6岁儿童正处于身心全面发育的重要阶段,学习和模仿能力强。重视劳动教育并给予适当指导,能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与学习体验,有效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良好品质。劳动教育对培养幼儿的品质效果明显,不仅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而且能端正幼儿劳动态度,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有助于良好生活习惯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4、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社会服务性的特征,能让儿童尽早接触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和认知能力。因此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目标体系构建(分年龄段)
年龄班 | 主要目标 | 典型活动 |
小 班 |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 自己洗手、收拾玩具 |
中 班 | 增强集体服务意识 | 值日生工作、种植活动 |
大 班 | 发展社会责任感 | 社区志愿服务、手工制作 |
(二)实施路径
1、生活化劳动教育
在一日生活渗透,如进餐、午睡、如厕等环节培养自理能力。《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性的,是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对于幼儿来说,一日成活生活皆课程,生活就是学习,劳动就是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开展不同的活动。如“我是小帮手”活动,幼儿轮流负责分发餐具,不仅培养了幼儿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而且促进了他们自我服务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增强。日常生活环节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
2、游戏化劳动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能使劳动教育过程更加丰富有趣,使幼儿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与胜任感。因而游戏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班级不同的区角和角色游戏为幼儿打造丰富的愉悦的、劳动的教育活动。如在木工区:引导幼儿在操作区动手操作各种各样的工具,锻炼灵巧双手,激发幼儿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玩出聪明人脑。例如:制作小凳子,玩具车等。角色扮演区:根据不同角色的职责,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从而体会着各行各业人员的本领和辛劳。对于户外的器械材料,如纸箱、轮胎、梯子、椅子、钻爬的障碍物、平衡木等,励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由地拼搭和使用,在合作搭建后共同整理积木,放回原位,培养协作意识。
3、项目化劳动教育
(1)长期项目。种植及饲养区(播种/孵化-照料-收获-分享)。 动物饲养园和种植园是孩子最喜欢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种植小白菜,午餐中的挑食不爱吃蔬菜现象杜绝幼儿通过感受、探索经历植物生长过程,实现了自然课堂下真实经验的自主获取。
(2)短期项目。“环保小卫士”。幼儿劳动教育,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抓起。如为垃圾分类设计标志图,给了幼儿主动参与及继续思考的机会。将垃圾分类桶放置活动室一角,帮助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三)支持策略
1、环境创设,感受和发现劳动带来的美
幼儿园环境即教育,给孩子们提供一面会说话的墙。班级主题墙展示家长们职业照片,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在班级走廊和区角柜:提供适合幼儿的劳动工具(如小扫帚、浇水壶)并做好标识,利用劳动工具,引起幼儿对劳动的向往。展示劳动成果,可以请幼儿带一些植物到幼儿园班级植物角,然后山他们自己照顾。
2、家园共育,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通过班级家长会、家长专题讲座、家委会活动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好处,争取家长得到认同与支持,引导家长在家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技能,促进家长观念的积极转变,制定《家庭劳动任务清单》,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劳动表现。
劳动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小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不断锻炼和提升执行力,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