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羡琼芳
以“物”动之,以“理”晓之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七中学 羡琼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物理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以及知识的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进行尝试。而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也带有强烈的趣味性。
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中,我让学生带了一个煮熟的剥了壳的鸡蛋,又准备一个集气瓶,在集气瓶中放些沙子,再将一团点燃的棉花放入瓶中,将煮熟的剥壳鸡蛋将瓶口堵死,过了一会儿后,我们发现鸡蛋被瓶子“吃下去了”。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了这个实验后,对这个实验充满了迷惑,急着想知道答案,教师可以趁机自然导入《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由此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动手实验,带动学习过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行之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注重讲解而不作演示,甚至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学生是很难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的。通过实验平台,可以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
例如:《串、并联电路》一节中,学习电路图的画法时,在物理中电路图是难懂的,如果不让学生亲力亲为的进行连接练习。学生很难掌握 串、并联电路的具体概念、特点及区别。并且在考试中很难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三、通过动手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加者。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知识。
例如《重力》一节中,对重力方向的学习和掌握。初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由于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片面,容易把重力方向描述不清,把“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分不清楚,特别是作用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示意图的时候,很容易画成垂直于斜面向下,因此,如果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出重力的方向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 |
为此,我准备了铁架台、有孔金属小球、细线、可任意改变倾斜角度的斜面,三角板、装有适量水的透明水槽。我用一根线把金属小球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直角三角板去比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把铁架台放在一个斜面木板上,再用直角三角板去比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细心观察,从而得出结论,金属球所受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即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这个实验不但让学生区分出“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两个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对结论感到信服,也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动手实验,提高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言堂”,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没有思考时间,只是把知识死记硬背,但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却很少;教师教学却“劳而无功”,费了大把力气去讲解而效果却不佳。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淡化,学生学习吃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起来很被动,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充分利用实验,做好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进行实验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最好方法,它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以实际操作化解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以及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的改革,初中物理实验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学习方法。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不但能减低教学难度,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物”动之,以“理”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