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王双锋
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陕西省商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王双锋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新课程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众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需要。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想谈谈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研究课标,分析教材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先认真研读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分析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如何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掌握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并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指导备课的全过程。注意克服传统教学造成的思维定势,使备课过程和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如地理课程标准不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区域地理中大幅度减少了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把握各区域地理要素组合的突出特征,而不能面面俱到。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把教材转化成接近学生的学材。如讲到机械化水平受到地形条件限制是,可以联系我们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二、有的放矢,确立教学目标
很多新教师都是上来就一直讲,一直到结束都没有提教学目标,再加上没有强调重难点,使学生听得迷糊。在教学中将学习目标示意给学生,能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本中的学习及课后的检查中,教学时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学。学案中明确给出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经过实践思考,笔者认为学习目标的确立应该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能达成;学习目标的用词应注重浅显易懂、准确到位,如使用“了解”、“理解”、“知道”、“学会”,等等。
因此,我倾向于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指明,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师讲到重难点的时候,不用教师提醒,学生自己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把问题搞清楚。这样做也发挥了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课堂,自己主动解决重点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创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发散的思维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思路。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探究式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使用十八般武艺激活课堂
课堂艺术是使上课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使课堂做到易懂、流畅、生动、有趣,教师必须练就自身本领,使出十八般武艺激活课堂如幽默搞笑的激活课堂:我们在讨论地理地名时,一位学生给大家讲了一段马季老师的地理地名相声:“暑假里,我到我的姨姨家去度假,我有两个姨姨,大姨叫夏威夷,家住冰岛,大姨家有两个表妹,两个表哥,大表妹叫爱尔兰,二表妹叫苏格兰,大表哥叫圣地亚哥,二表哥叫摩纳哥。她们都非常好客,我一进门,爱尔兰马上给我端上一盘刚果让我吃,这刚果呀特别硬,我用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去咬都咬不开,急得我出了一身的阿富汗……。”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感到学习地理其乐无穷,增强了学习地理兴趣。用乡土地理的激活课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众多莘莘学子们渴望认识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有难以割舍的情结,独特的亲切感。适时挖掘,及时联系本乡本土事例,给学生以自豪感,从而激发浓郁的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激活了课堂。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协调互动,实现教学和谐发展。
五、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前的地理课教学,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画、背,纯粹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新课程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