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白 英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纠错能力的培养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白 英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逐渐增强,对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但纠错的主动性尚有欠缺,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其学习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唤醒学生的纠错意识,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严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纠错意识
情景一:阅卷时,同事边阅卷边指着试卷上的题目抱怨:“这题在作业中都做过了,怎么还有人错?现在的孩子,就知道玩,不把学习当回事,不管你讲多少遍,他就是听不进去。”
情景二:试卷或者作业本发下去后,学生们在翻阅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懊恼声:“哎呀,这道题我明明会,怎么又错了,呀,这道题把公式用错了……”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会遇到以上场景,而学生的作业反馈中,经常会出现算错、抄错、看错、遗漏、混淆等情商性错误,“粗心、马虎”是学生在试卷分析时,最常用的字眼,但其实“粗心、马虎”的背后存在着各种原因:有的是知识的负迁移,有的是知识点不熟练,有的是解题不规范,有的是审题不严密,有的是心理问题,有的是书写问题,有的是存在知识盲点等等。但是纵观数学教学中日常的纠错情况,可谓问题重重。有的学生不重视纠错,做错的题目不及时订正或不订正 ;有的学生不会纠错,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有的不愿意纠错,订正全是“拿来主义”;有的学生订正后的题目依然是错的 ;还有的学生机械纠错,只是把老师讲解的解题过程不加思索地照搬一遍等。这些“为了订正而订正”的被动纠错行为,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捕捉到学生们“错误”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纠错意识,提升学生纠错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谈自己在提升学生数学纠错能力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唤醒学生的纠错意识,使学生乐于纠错
学生的自主纠错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主要是靠教师的引导来唤醒,单纯的依靠老师的口头强调或强制措施是徒劳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要唤起学生主动纠错的意识才行。因此,我开始充分利用一些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错大有裨益。比如 ,阶段验收时,我会把批改后的试卷下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订错,然后收起来再次批改,并将纠错得到的分数也加上去,让学生比较前后的分数差,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纠错的意义,主动承担纠错任务。再比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不会急于抛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碰撞点,促使学生自主的发现错误,鼓励学生自觉地完成纠错,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树立了其自主纠错的信心。又比如,我会将平时订正最及时 、最认真的学生名单记录下来 ,每周进行一次大力度的表扬 ,激发学生的纠错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将纠错坚持下去 ,从而唤醒学生的纠错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纠错的良好习惯。
二、探究科学的纠错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纠错
纠错方法的习得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学生需在教师的示范下,从纠错的分析方法开始学习,教师示范纠错的同时,应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错误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一般而言,学生的解题错误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知识性错误”,“计算性错误”,“情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知识缺位或错位导致的解题错误,包括不理解题意、概念模糊、公式(定理、推论等)错用或混用等。因此,对于知识性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学会找错因,才能学会对症“下药”,从而达到利用纠错来查漏补缺,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计算性错误是指算理错误、算法错误、计算失误等引起错误。由于与计算相关的题目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处理计算性错误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算理、算法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逐渐提高计算能力。所以,我将学生出错率较高且错因较多的题目进行适当的整合,在课堂上作为范例,通过小组讨论,目的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纠错活动中来,与同伴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巧妙利用“错误”资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信心与勇气,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情商性错误是指因粗心、懈怠等情感因素造成的错误,包括错看、错写、漏看、漏写、错算、漏算、不规范表达等。对于情商性错误,一味的批评或枯燥的说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智慧的方法帮助学生纠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也是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增味剂”。
三、落实学生的纠错行动,提升学生自觉纠错能力
作为教师,我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不同的纠错方式。学优生只提示题目错误,错误自己找;中等生一般只划出错误步骤,错因自己找,但有时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语言提示;学困生主要采用面批面订的方式帮助他们纠错;同时我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建立学生的专属错题库,并附上一定字数的总结性反思,为自己后续的教学教研提供一手资料,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败笔”,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再有,我对于学生的纠错主动性采取激励性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纠错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纠错的时效性,达到真正意义上“减负增效”目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而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 纠错贵在教师“授之以渔”,贵在学生持之以恒。科学的纠错方法将成为实现真正意义上“减负增效”有利推手;纠错能力的养成终将成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教师一定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理性地看待学生数学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它是学生最朴实思想的真情流露。教师当以智慧的眼光捕捉这份宝贵的“错误”资源,辅之以科学的策略处理,充分利用,让“错误”美丽起来,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