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郭晓菊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勺哈完全小学 郭晓菊
低年级学生不会写作文,教师要怎样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随时可以知道学生写作文,指导方法可以由下面五个方面进行。
一、在日常谈话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平时多和学生谈话交流,这样不仅能缩短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要养成学生说完整句子的习惯,把话说通顺;把话写具体;把话说连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遇到学生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完整的时候,应当给予纠正。
1、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2、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学习把句子说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学生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3、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
4、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一些学生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
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你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写作文时,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二、提供信息
给学生提供图书、故事录音,给学生模仿学习的机会。要活跃学生“写话”的思维,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的事物。因此词句的积累应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学生承受太重的学习压力,我常常以各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致。
1、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
2、仿一仿,看谁仿得像?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的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的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
有的学生虽然爱看故事书,但是作文依然很糟糕,这是因为学生只关心了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对故事的架构、情节的铺设没有深入研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地阅读故事书,诱导学生找出有趣的情节、优美的语句,让学生说出故事的大意。
三、扩展经验
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让学生事先了解参观的目的和重点;在参观过程中,教师适当提出说明,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借由观察,随时随地关心周围的人、事、物,体会各种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情感转为动人的文字。想一想,用怎样的话儿来形容?根据见到的情境,让学生表达和形容。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从留意生活的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的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四、培养情操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使其具有优美情操,让他随时随地对他人抱有善心,能以平和的心境适应外界的变化与冲击。具备了这样开阔的气度与胸襟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无病呻吟,自怨自艾。
五、创意启发
作文是可以灵活多变的。培养学生的感性,刺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兴趣,以灵活的想象超脱一般常理,才能写出更加有创意的作文。通过比一比,看谁想得妙?主要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这样的活动多在生活中开展,学生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比起单一的听课,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紧张的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时时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新点子很感兴趣,这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加生动吸引人。
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与引导获得提高。教师们不要觉得这都是老师的责任,平日生活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儿,才是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