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谢建民
调动学生积极性,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金溪学校 谢建民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感受成功,增强信心
“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到果子”。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对后进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可以让他们到讲台前站一站,说一说,理解“几”和“第几”;借助手势记忆符号:“>”(右手弯曲平举至胸前)、“<”(左手弯曲平举至胸前)、“=”(双手弯曲,前臂一上一下平举至胸前);即兴编创顺口溜让他们很快学会比较数和算式的大小(大数在前写大于,小数在前写小于,尖尖对着小的数,同样多的写等于,有算式的先计算,再用得数比大小);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走向成功。
二、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课桌面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周长,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教室的周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给予学生“定位”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不但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位育人的导师。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教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理想中培养学生“定位”的意识,让学生自己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存在自己的价值,为了自己的价值明白现在需要学习去充实和提升自己,以至于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多数学生的目标都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希望能考上较好的初中,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考上,教师也应该鼓励他们拼搏,让他们都知道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都可以在自己的兴趣领域里获得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其学生的自信心。
四、重视活动,创新手段,在主动参与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活用文本,广泛收集各种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资源,根据章节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时巧妙地利用学生现实生活情景,找图片、实物、动作,积极创设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知识,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做游戏等特点。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或展示语言难以描述的数学情景,以及通过讲故事、设悬念等,组织学生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游戏,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如:在教学排列知识中“3人照相有几种不同的照法”时,教师请3位学生到讲台上站好,然后每组选一名学生用手机为上面的3位同学照合照,照完一张换一种站法,其余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最后各组汇报记录结果,得出3人照相有6种不同的照法。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觉中,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参与活动的合作中,激发了求知欲,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利用学具、模型、实物、投影、图表等直观教学手段,采取做游戏、听故事、搞竞赛等方式,创设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教学活动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动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探求知识的乐趣。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给予学生“定位”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活动,创新手段,在主动参与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