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王珍梅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突现主体性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华明小学 王珍梅
如何优化作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中突现主体性,这就是说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参与性、自觉性、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挥,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素质。
一、在目标制定中突现主体性
为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力求体现整体性、渐进性、序列化特点。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整体写作素质作为宗旨。那么就应该更新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写作职能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有机的结合写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素质。
其次,目标的设定要以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和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为依据,体现渐进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写作要求应该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问题,对于不同年级,其写作要求应该随年级的升高而有所提高。
最后,要根据写作主体的写作心理特征,对教学目标应进行合理的序列化分配,力求做到一课一得,最终集腋成裘,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素质。
这样,既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又确保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充分发挥。
二、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性
素质教育机制下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师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教学过程必须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侧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文教学更应该如此。
1、教学内容方面,应尽量减小“框限性”,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选择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合理的联想和辩证地思考,确保写作主体的更大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心灵的翅膀自由飞翔。
2、从写作过程看,写作主体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始终贯穿其中,没有写作主体思想和情感融化的写作过程,是失败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尊重写作规律为前提,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等活动都有较大的自主性,因此,主体性作文教学中要力求摆正作文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创立平等、合作式的,而不是从属、对立的教学氛围。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从学生对生活认知广度和深度、个性特征、情感体验等实际出发,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在作文活动中自由的张扬个性,表达真实感情。
3、教学方法方面,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把作文教学的主体性交给学生,促使其主动参与。
4、写后评价。作文写完后,应对照当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围绕写作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同桌互评,集体点评或老师选评,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各方面的评价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和重写,让他们在“参与”中“领悟”,在“比照”中“提高”。
当然了,对学生作文效果的评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我将具体的评价方式列举如下:(1)学生自评。学生在写作完成后对照当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自己写评语。评语要力求写明达标或不达标的情况,以及修改的个人意见。(2)同桌互评。这往往用在作文讲评课,通常是同桌交换习作,对照当次作文训练目标,结合习作者的自评意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一步对习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以同桌间面批、口头讨论为主,附带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3)集体点评。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习作,包括优等、中等、差等,围绕训练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讲评课上进行讨论,然后老师指名小结,指出当次作文的长处、短处及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4)老师选评。这主要以正面评价、正面激励为主,老师着重选取每次作文中的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并张贴表扬,以激励学生热爱写作。
三.课后生活中突现主体性
作文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单靠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是很难完成培养学生的整体写作素质的重任的。主体性作文教学既要立足课堂,又要尽力把学生引向课堂之外的生活,让学生主动地看,主动地听,主动地写,最后拥有“缘情而发”的写作主动性、自觉性。比如:观察可分为观人、观景、观事、观己、观情、观理,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课堂是无法包容这一切的。我们应该遵循“授人以渔”的原则,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写观察日记,交流观察心得,并及时表扬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自觉写作的习惯。
总之,我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突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的参与性强了,写作兴趣深厚了,课堂上气氛轻松,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跃,写作已不再是苦差事,许多学生都在写作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学生的修改也得到了健康发展,作文中写假而空的东西少了,写真实感受、真实情感体验的东西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了。在生活中,学生能更主动、更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事物,更多的学生养成了写生活日记的习惯。同时,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强烈了,他们的阅读面也扩大了。通过引导,他们对名篇、名著有了浓厚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既响应了新课标,又在教学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