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简硕宏
足球出路在于青少年、儿童,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也是先进国家的经验。足球教学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有极大的帮助,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喜欢足球运动,虽然许多学生都很喜爱足球,然而,在我国校园体育项目中,足球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不仅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足球教学也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够提高小学足球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足球兴趣,掌握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
小学生充满着好奇心,所以让学生了解足球的起源、足球的知识、足球运动的知识,让其对足球产生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来看, 他们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小学足球教学,首先要进行游戏, 培养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充分享受游戏的欢乐, 然后才去提高他们的技术。在培养好学生足球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足球基本知识,如简单的足球规则、足球场地;足球基本技术,如运球、踢球、接球、头顶球、抢球、断球、掷界外球。在起始阶段,安排游戏是其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选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他们熟悉球的运动,学习足球控球、传球、射门和运球的基本技术,培养足球兴趣,安排1对1、4对4和5对5等小型比赛,使其掌握正确的跑跳、急停、转身和启动动作,发展速度、灵活和协调性,不安排最大力量和耐力练习,应根据他们的兴趣对他们提出自我训练。
二、加强安全保障,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足球运动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因此,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活动环境,尤其是校园内的足球场,更要时时刻刻保持干净整洁。学校的保洁人员要及时清理足球场地上的垃圾,在足球教学之前,教师也要检查学习训练场地,以免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由于垃圾、障碍物等影响学生的训练,甚至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玩”,在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足球,喜欢足球,排除对足球教学的恐惧心理,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组,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传球,然后评出传球最快的小组,这种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足球技能,发展比赛能力
学生喜欢参加有竞争性的比赛,所以在掌握足球的基本战术后,对其进行细致的战术教学:个人战术、小范围战术、集体战术,其中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的结合是教学的重点。战术上,学会在对手压力下运用个人攻守战术和小组配合,介绍位置战术、定位球战术和几种比赛阵型。位置:后卫、中卫、前卫、后腰、前腰、前锋、守门员。定位球战术:任意球战术、角球攻守战术和掷界外球攻守战术。比赛阵型:四三三、四二二、四五一、三五二(对于十一人足球)。战术训练, 主要围绕比赛目的射门和阻止射门来安排。训练重点是进攻制造空裆和防守弥补漏洞的整体协调配合。局部战术训练内容应根据比赛特定区域里经常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攻防战术动作或配合进行。整体战术训练主要是提高各个位置和各条线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培养各线和全队中的核心队员。增加技战术分析、比赛规则等理论课。逐步掌握比赛的战略和战术, 把握足球比赛规律。球队的训练范围将扩展到小组战术,训练安排应尽可能具有多样性和对抗性。
四、养成集体主义精神,锻造良好品质
足球教学可以育人,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健全小学生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在足球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拼搏精神。比赛场是千变万化的,人不可能预测。另外, 要注意培养学生“胜不骄, 败不馁”的良好品质。只有靠学生敢打, 敢拼, 敢踢, 又要动脑, 方法得当, 具有开拓精神,才会取得比赛胜利。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将个人的荣辱升华到集体是必不可少的。对小学生从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必要的,在一场比赛中,一个人或几个人是无法赢得比赛的,胜利都是来自大家的团结努力,集体主义精神是比赛胜利不可或缺的。另外,强调个体之间协调、默契的配合,集体主义精神在运动中尤为重要,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与训练中时时刻刻都存在,通过群体的力量和个人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只有遵守队规, 热爱其他队员, 热爱球队才能受到欢迎,这种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情感就是爱国主义萌芽。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学习知识、丰富自我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在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足球水平的普遍提升,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足球,从而充分发挥出足球课对学生的价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