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小学 苏春华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张桂梅校长她是一名好校长,她更是一名好老师,她诠释了老师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爱,便不再畏惧一切,无论疾病还是贫困。
关键词:“四有”好教师 爱的教育 民族的希望。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当读到法国诗人彭沙尔这段话时,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人,这人留着稀疏的刘海,稍凌乱的短发齐肩,眼角额头爬满了皱纹,力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方框的眼镜,双目炯炯而坚毅,嘴角微扬,似挂着一种亲切的笑容……她,就是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学生口中的“校长妈妈”张桂梅。
这位“校长妈妈”,把“爱”诠释的淋漓尽致,她的爱,在20多年里,播撒在华坪那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惠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600多名贫困女孩,她的爱,仍然还在继续着。
《爱的教育》中说:“ 爱,它没有高贵,低贱之分,爱是一种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爱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张桂梅校长的一个个爱的故事处处都散发着“爱”的气息:对祖国的热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每一种爱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我的眼眶总是那么自然的就湿润了,毫无征兆:从2002年起,为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而四处奔波,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终于建成,办校10多年里,她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了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崎岖,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到达,要好几个小时,张桂梅校长甚至在家访中摔断过肋骨,她和贫困斗,和疾病斗,在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时,怕耽误毕业班,把诊断书放进抽屉里,忍着剧痛教学,直到把学生送进了考场才住院手术,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校长就是我们的榜样,第一次认识她,是在2019年9月学校集中学习她的事迹会上,让我知道了她用自己的行动真正把“人类的灵魂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诠释到极致。
从事教育行业已有12年,在好几所学校任教,当过班主任,辅导员,遇到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学生,最记忆深刻的是曾经在回族学校任教时班级里一个调皮的男孩。他的父亲爱喝酒而又有些暴力倾向,他最为害怕。有一次他的母亲被醉酒的父亲暴打后赶出门,父亲接着警告男孩不能和母亲接触,因为畏惧父亲,他便连母亲的电话都不敢接。那段时间,这个孩子总是在班上惹事,不是把这个女生弄哭,就是和那个男生打架,上课也不遵守纪律。因为不知道他家里发生了事情,作为班主任就打电话给孩子的母亲。学生母亲找到我,边抽泣边简单说明了情况。震惊的同时,更多的是替孩子难过。当醉酒的父亲抡起拳头时,他该是多么的害怕?
学生其实特别聪明,之前学习基础也不错,因为当时在回族地区任教,我是汉族,下午那顿饭都是自己煮,那孩子是汉族,会从家里拔来萝卜,悄悄地放在我宿舍门边。他父亲是开大车的,不总是在家,因为吵架了,他的母亲也不敢回家,有时候孩子饭都没吃处,那段时间,我经常喊着来我宿舍,和我一起洗菜、炒菜、吃饭、洗碗。特别勤快,就是太敏感了,不允许任何人说他家里的事,谁说起,或者问了,他就立马不说话了。那段时间,我想过很多方法,让其正确看待父母亲之间的事,让其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所幸的是,由于亲戚地干预,孩子父亲也改变了很多,最后母亲也回家了。
突然有点感伤,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他们为人最早的引导着。在家庭的教育当中,除了母亲,父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每个家庭的父母都能让孩子能享受他们的快乐,和谐和幸福,那该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可转念一想,莫不是在华坪那片贫瘠土地上,有太多家庭因为贫困而辍学,张桂梅校长也不会四处奔波,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这也正告诉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坚持,才会让教育在爱的延续中焕发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张桂梅校长她是一名好校长,她更是一名好老师,她诠释了老师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爱,便不再畏惧一切,无论疾病还是贫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的去爱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别之处,去鼓励,去包容,去宽恕他们所犯下的错,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而这一切,与成绩无关,与分数无关,与家庭状况也无关。那么,因为有爱的保驾护航,我们的教育,相信一定会走的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