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实验幼儿园 弯丽君
摘 要:幼儿期是儿童心智发育的重要时期,其气质、性格、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及其家长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可见,加强家园合作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园共育 安全隐患 实践与探索
幼儿期是儿童心智发育的重要时期,其气质、性格、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及其家长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加强家园合作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5岁以下儿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意外死亡均列死因首位。几乎每天都有儿童因可预防的意外伤害而死亡或致残。儿童意外伤害,带给社会、带给家庭、带给个人生理和心理的严重创伤,往往难以愈合。所以,幼儿安全问题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如果孩子出现了意外的伤害,那么,老师如何有效的沟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勇于承担责任是家园有效沟通的基础
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后,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勇于承担责任,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说明这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保证以此为戒,以后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并在一日活动中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情绪。另外,要注意检查事故发生的活动人数、活动场地、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等,进行排查,要把发生的原因、过程和责任梳理清晰,才能做到依法正确确定责任人,公平处理事故。同时,教师要详实的把孩子发生的事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事情的原因,使家长有个正确的判断,以便挣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处理事故时,教师要尽量和家长坦诚交流,既要维护儿童和家长的利益,也要实事求是地保护自己和幼儿园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幼儿有异常,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及时带其就医,并对事件进行事实的描述,让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征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陪护。
二、做好受伤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是化解矛盾的保障 如果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家长都会痛心、难受,通情达理的家长言语上表示理解教师的不易,会和教师一起处理事情;有的家长则会情绪失控,对幼儿园或教师大加指责,造成双方的关系矛盾重重。不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诚恳地向家长致歉,并详细地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的日后护理,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
假如意外事故发生后,将孩子送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治疗处理后,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把孩子送回家。这时,孩子送回家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要认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跟进孩子的康复情况,做足后续的安慰工作。在孩子回家后的第二天一早,第一时间打电话问候孩子的情况:“孩子晚上有没有睡好?”“孩子今天有没有肿?有没有喊疼?”“孩子在家有没有人照顾呢?如果没有人照顾,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会安排专人照顾。”(仅适用于孩子事故较轻,能够行动的情况)如果孩子需要复查,比如缝针了需要拆线,园所也要主动陪着孩子和家长同去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承担孩子的陪护时间,亲近孩子,多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支持和引导,直到孩子完全康复。
三、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规避安全隐患的关键
安全教育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使幼儿能够学会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幼儿园平时应当对幼儿开展防走失、防拐骗的安全教育与演练,通过演习、做游戏、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不和陌生人走》的活动中,首先设置游戏情景,让幼儿观看《不和陌生人走》的情景表演,让幼儿感知什么是陌生人?然后让幼儿观看动画片《我该怎么办》,了解遇见陌生人时的怎么自救的策略。最后,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图片,让幼儿甄别哪些是陌生人?哪些不是陌生人?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获得新的认知,知道了遇到陌生人后的有效策略,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条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由此可见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必须要家园携手,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家园共育的基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沟通与合作”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凝练出来的,只有掌握了家园沟通的策略,才能形成合力,促进家园协同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