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低语汉字教学所得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华润希望小学 雷彩云
摘 要:为了避免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单调与枯燥,我带领学生从读《仓颉造字》开始,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美”“情深”,使他们逐步爱上学汉字,尝试了解汉字文化,学会应用汉字。
关键词:《仓颉造字》 字理识字 游戏识字 情境识字 汉字文化
汉字是中文的书写体系,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面符号体系。每一个汉字都是由“点、横、竖、撇、捺、折”的基本笔画组成的,通过这些笔画的千变万化构成了一个个有意义、有情感的汉字,但也正是这无穷的变化给学生造成识字困难:识字、写字枯燥乏味,笔画变化多端,观察不细致会导致一次次书写不规范。尤其是刚开始识字、写字的孩子,重复、机械的练习会让学生对认写汉字乃至学语文产生抵触心理。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低语教学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汉字,愿意主动感受、探究汉字的魅力及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我迫切需要思考并意向解决的问题。
一、读《仓颉造字》,守汉字情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音形义统一的符号系统,汉字里藏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密码,是每个中国人学习的起点。《仓颉造字》是一本以中国象形文字为主题的古风原创绘本。从华夏的仓颉以石头、绳索记事开始,简单地介绍了中国汉字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带着孩子共读《仓颉造字》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关于汉字起源的古老故事,还可以辅助孩子理解汉字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奥秘,品味汉字中蕴藏的文化之美,明白汉字其实就是记录、表达世界万物的一种符号,从而消除学生学习汉字的畏难情绪。同时从仓颉造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是智慧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用这样的认知以调动学生挑战学习汉字的热情与激情。
二、解汉字“形美”,品汉字“情深”
汉字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创造,它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音。低年级语文教材有意识地编排了识字单元,将汉字的识字方法巧妙地融于日常的学习中,基于新课标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我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解决学生识字难的情结。
1、关注字理趣识字
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的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作适当分析、解剖,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发展,学生的识字也就会增加几许趣味。如教学《日月水火》,我带领学生先画画,画出“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的简笔画,再与相关汉字比一比,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汉字是画出来的,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画着画着,学生不仅认会了汉字,而且体验了先祖认识事物、表达认知的思维过程。在《日月明》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演一演、说一说,发现这些汉字就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在诵读交流中不仅记住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在《小青蛙》《树之歌》的教学中,孩子们发现汉字也有家族,有表音家族,如“青”字家族:清、晴、请……也有表义家族,如“木”字家族:杨、桐、枫……我们称之为“字族”。就这样,在一天天的渗透中,孩子们逐渐痴迷于汉字的学习,在心间悄然播下一颗愿意研究汉字的种子。
2、游戏互动乐识字
汉字积木我能搭,在掌握了独体结构的汉字之后,在进一步学习合体字时,我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创设“搭积木”游戏,把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融入符合低年级孩子接受的语言和游戏中进行学习,朗朗上口,润物无形,避免了枯燥的认写,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融学于乐。
3、创设情境巧识字
在我们的教材编排中把大量生字巧妙地融入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及孩子爱读的故事情境中进行认读,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随文识字让孩子感受到认识汉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在《中国美食》一文的教学中,以“我是小小美食家”,走进中国美食,记录美食小档案。孩子们一边尝美食,一边聊汉字,不仅认识了不少生字,还了解了不同美食所需要的食材及烹饪方法,在父母的指导下当一回“小厨师”,并把自己做的美食记录在美食档案中。同学们在“美食家”和“小厨师”的体验中发现很多烹饪方法与“火”有关,但“火”的写法有所不同,如:炒、熬、煲。在这样的情境中识字,不仅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传统文化的涵养,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汉字的兴趣和热情。
三、知汉字文化,行汉字之美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汉字的学习不仅在于课堂,更要延伸到课外,通过孩子自制识字道具、诵读国学经典等方法巩固课堂识字,并借助所掌握的识字方法尝试在生活中识字并建立识字袋,不定期在课堂进行作品交流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不仅促进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我需要带着我的孩子们去讲好每一个汉字故事,行好汉字之美。
参考文献:
[1]《仓颉造字》评论
[2]《语文课程标准》
[3]“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