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学习方式、工作方式 ,也为教育的发展融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这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刺激更高级的思维,促进各成员的意见彼此统一,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接受及认知信息的能力。以智慧课堂支撑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以融合系统功能应用推进学生间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动评价和检测提升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
一、科学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分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学习,使得不同小组间学生能力相当。为小组合作学习制定评价机制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没密切配合,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此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二、多种方式融合, 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激发小组成员主动研究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搭配多种多媒体形式进行,将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实物教学搭配起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需要研究的题目和内容,打印后分发到小组长手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任务。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分数知识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直是比较抽象和复杂,学生无法凭空想象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展示,提升分数理解的形象性,再通过现场道具苹果的切分,提升学生对分数理解的直观性,最后通过传统教学的黑板板书展示,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分数的内涵。
三、小组探究成果多样化展示
小组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成果形成环节,通过表达与展示,一方面可以清晰地呈现学生们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过程,以便教师了解学情后根据学情演进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等。
在分组教学应用下,学生使用智慧课堂系统可以将本组探究成果及时同步在教师大屏上,并结合语言讲解与批注书写,提升成果展示汇报与课堂互动参与的效率;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对比讲评、批注分享等,共享优秀小组探究成果,为小组成果展示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智慧课堂系统的应用为小组成果展示提供了多样化、更便捷的方式,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课堂效率更高效。
四、多维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互相信任和团结合作的关系,力争为学生建立既竞争又合作、既自主又共享的良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探究过程与展示交流中,教师还需要设置相应的评分规则,根据各个小组及学生的成果展示、过程性表现开展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及个人自评,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加分,对游离于小组活动外的同学及时制止,对探究过程完成度不高的小组要提出学习改进等,以全面客观的评价数据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与能力发展。
总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研究,合理分组、多种方式相融合、有效评价等方式建立小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的价值更高。